江苏徐州马庄:煤矿塌陷区上“长出”的“桃花源”
中新网徐州1月17日电 (记者 朱志庚)“如今村子变得太美了,等到春天油菜花开时,我就从城里搬回老宅子住啦!”17日上午,在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马庄真旺村,70岁的退休老干部武广恩对未来的“桃花源”生活,充满了期待。
在他的身后,一排排新改造的乡村别墅,白墙黛瓦间,门楼子挑起飞檐。谁曾想到,这里原是一片灰尘四起的煤矿塌陷搬迁区。
由于春节临近,装修工人都回家过年了,武广恩老宅子院内显得有些凌乱。四间堂屋被装成4间卧室1个厅,院内东西两侧新建了厨房和卫生间,现代化的厨卫设施一应俱全。房子外立面以及古色古香的木质门楼都是公家统一改造,不用户主掏钱。
村子东侧的屯头河已经改造成鸟语花香的滨河公园,河边的90多亩地也已经流转出来种上了油菜。今年春天,武广恩老人不用再去婺源,在家门口就能看到金色的油菜花海。
武广恩家老房子美丽变迁,仅仅是马庄村开展的环境整治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真旺村,原来为上湖村,就是马庄行政村的1组和5组,近800人口。改造项目自2019年4月开工,9月下旬完工。全村180户民居实施外立面改造,约3000米村庄河道拓宽、疏浚,供电、通信线路管线入地,8000米雨污水管网分流。
村庄绿化多以乡土树种石榴树、枣树、槐树等搭配种植,原来农具、磨盘、牛槽等老物件如今都成了风景。村子改造的风格是典型的苏北老民居的味道,不是拆了重建,而是在原来基础上装修升级。
记者走访期间,看到两棵巨大的褚桃子树各自伸出枝杈紧紧的“握手”,树上已经扎满了红丝带,树下还有一个老磨盘,一只小狗在旁边趴在地上悠闲地晒着太阳,画面温馨恬静。
马庄村的东边就是名扬海内外的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这个“湖阔景美、绿树成荫、游人如织”的生态公园,曾经是贾汪区的一片采煤塌陷区。
贾汪区有着130年的煤炭开采史,煤矿最多的时候大小煤矿有226座。全区累计出产原煤3.6亿吨,为江苏省乃至全国早期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就在2016年10月份,随着贾汪境内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煤矿关闭,贾汪正式进入了“无煤时代”。
然而,百年采煤史也给贾汪留下了13.23万亩的采煤沉陷区、283座裸露荒山以及道路断裂、村庄淹没、农田沉降的烂摊子。马庄1组的88户居民,就是因为唐庄赣榆煤矿生产导致老村庄塌陷,不得已在2002年全部搬迁到现在的真旺村。
“在生态修复中,贾汪交出了‘宜游则游、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工则工’的答卷,累计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82个、治理面积达6.92万亩。”贾汪区国土资源局耕地保护科科长王晓侠介绍说。
据其介绍,如今贾汪区的生态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2年10月潘安湖湿地公园建成开园以来,年均接待游客量高达200余万人次。贾汪区发展全域旅游,拉动了方圆几十公里区域内经济发展,2019年全区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32亿元,旅游业让贾汪变“真旺”。
“过去天空灰蒙蒙,路上黑乎乎,年轻人出去了就不愿回来。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我们这的生态环境就打了翻身仗,处处是风景。”今年已经82岁的马庄村村民王秀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香包”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说,如今生态好了,来的游客多了,村里的香包也卖脱销了。
王秀英的孙女孙歌尧是大连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的大三学生,最近两天才放寒假回到家。“同学们都是在新闻联播里看到了潘安湖的美景,知道了我的奶奶就是那位会做香包的老人王秀英。”孙歌尧说,自己希望毕业后还能回到马庄工作,陪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乐团唱歌,也能陪着奶奶一起设计更好的香包。
马庄村党委副书记王侠介绍,由于很多人在城里工作学习,村子里面就有不少院子空着。为了发展农旅产业,村支部人员就挨家做工作动员大家让出老房子,签协议后房子暂时不收房租,六年后再分成。由于大家感觉风险较大,少有愿意提供房子的,最后还是有村干部们带头让出自家房子改建民宿。“如今6户老宅子已经改造完毕,已经有两家文创旅游公司入驻,给咱们村民带来了信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