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进决胜年:上海“创新引领”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 | 作者:农业网

农历小年第二天,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镇新丰村的迎新春活动热闹非凡。居住在村人才公寓的10名年轻人与村民们一同写春联、猜灯谜、捏泥人、剪窗花、搓圆子做塌饼……亲密谈笑好像一家人。

  2019年,毗邻张江科学城、拥有1500亩生态林但农业用地很少的新丰村挖掘自身资源优势,面向张江科创人才住宿难的问题,盘活村中闲置民宅,改造成乡村人才公寓。村民多了房租收入、人才居住难题多了缓解路径、往日“空巢”的乡村也重新迎来青春活力。

  这只是上海乡村着力寻求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

  2019年,围绕“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三园”工程,上海完成了粮食生产功能区、蔬菜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区”划定,守住农业生态底线。在此基础上,启动两批次共计37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依据不同资源禀赋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事实上,作为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如何定位乡村的角色,如何引领占上海85%陆域面积的乡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农业有生态、生活、生产三大功能,一是为城市涵养水源土壤,二是为城市提供新鲜的农产品,三是承载和传承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上海市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蔡友铭在谈及上海乡村振兴为何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时表示。

  上海浦东新区川沙镇连民村的发展验证了这一说法。连民村地处偏僻,但农业用地和水系丰富,在实施河道整治、美丽庭院建设后,吸引特色民宿品牌“宿予”落地村中,城市客流源源而来,带动特色农业采摘、文创手作、宿游打卡等三产联动,村民收入翻番。

  上海市政协委员顾慧华表示,借助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对健康营养的农产品、便捷的配送服务、创新的消费场景等的需求引领优势,上海乡村应当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业科创企业发展、农业品牌建设几方面发力。

  对此,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许复新表示,一方面,上海应支持鼓励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的同时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作为“鱼米之乡”的长三角地区将通过合力发展农业科研,打造产业联盟的方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顾慧华认为,上海乡村难以发展规模农业,因此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就十分重要。

  “当前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转变对农业的认知,现代农业经营是包含品牌、科技、人才、产业链、生态链等在内的全要素管理,而不仅仅是传统的种植概念,”顾慧华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农业科创与其他产业并无二致。”

  蔡友铭指出,发展农业科创,吸引人才是当务之急。他建议,一是搭建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颁发职业证书,持证农民可享受产业政策优惠;二是对新农业高科技人才在降低生活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农业成为一个体面的职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专业的农业科技人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被上海的乡村吸引而“回流”,其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回乡创业,也有因公司布局乡村振兴而常年工作、居住在乡村里的年轻人。

  而在新丰村,入住人才公寓、与村民们做了半年“和睦邻里”的十几位年轻人,已经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为村里产业发展、美丽庭院建设、河道治理、垃圾分类等出谋划策,成为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