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河南洛阳:古都夜经济释放新活力
来源: | 作者:人民网
  “老板,来半斤锅贴,两碗馄饨。”
  “好嘞!”
  游客蒋伟方提及心念已久的锅贴兴奋不已,“小街锅贴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要来尝一尝。”
  夜幕降临,西工小街的锅贴店门前熙熙攘攘,热闹不已。去年经过提升改造,这里古朴典雅,成为洛阳24小时地方特色餐饮名吃汇集地。
  随着疫情防控趋势向好,许多城市的夜晚又热闹了起来,商家也逐步延长了经营时间,恢复提供丰富的夜间消费产品。连日来,河南多地发放消费券,适时推出一批夜品、夜购、夜赏、夜游项目,消费者热情高涨,“夜经济”持续走红。
  古今交融洛阳城
  洛阳,夜色璀璨无比。
  华灯初上,老城区的十字街夜市早已人头攒足,载满美食的小车,整齐摆放,品尝小吃的市民直呼“烟火气回来了!”
  青石、霓虹、人群、喧闹……让夜色更加动人。过往游客举起手机拍照留念,网络主播在熙攘的人群中开启直播,穿汉服的游客,游走在古街上……一幕幕谈笑风声的画面与霓虹混为一体,恍惚时空交错。
  因疫情防控需要,老城十字街夜市临时闭市。4月18日,170余个夜市经营商户代表在经过复工复产安全培训后,门店重新开业,热闹如初。
  十字街夜市
  “夜经济”使得消费时间和空间得到延展,让城市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更好地满足百姓多元化消费需求,洛阳打出“组合拳”。除地标“夜经济”外,还着力发展商圈“夜经济”、生活圈“夜经济”,提升夜间消费的品质和便捷性。
  5月8日,洛阳启动“古都夜八点相约洛阳城”,通过创新夜游产品,丰富夜游、夜购、夜宵、夜娱等消费,推出“八个一”特色活动,重点培育八个综合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地,全面开启“夜洛阳”模式,繁荣夜间文化,激活文旅消费。
  “本次活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以区为主、属地管理原则,突出文化旅游在夜间经济中的生力军和消费拉动作用。”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胡大鹏说。
  “开始了!开始了!”震耳的欢悦声,又是另一番场景。
  伴随着恢宏的交响乐,应天门城门逐渐亮起。彩灯流转中,河图洛书的图案逐渐清晰,音乐渐渐变得雄浑有力,神龟、神龙相继亮相,象征二里头文化的兽面纹,诉说着河洛地区悠久的文明……
  “这3D投影灯光秀真错!”来自南阳的游客毛先生被气势恢宏的场景震撼,沉浸其中。
  入夜的洛邑古城热闹起来
  夜幕降临,行走在洛邑古城,通过网络直播、歌曲或舞蹈表演等形式,展示洛绣、皮雕、汝阳刘毛笔、剪纸等园内百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距此不远的大北门文化公园,音乐人带来的音乐、脱口秀表演,吸引文艺青年一起感受古都夜文化。
  “古都夜八点”的文化魅力远不止这些。
  清风徐来,位于老城区中州中路北侧的天心文化产业园热闹起来。作为集餐饮、娱乐、文化、艺术、体育、创意等业态于一体的城市文化打卡地,这里正迎来一天的客流高峰。
  漫步园区,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在这里上演。
  “晚上八九点是最繁忙的时间。”天心文化产业园相关负责人郑少峰介绍,截至目前,整个园区共进驻商户60余家,涉及电影、图书、演艺、摄影摄像、文创设计、体育健身、电子竞技等业态,极大地带动了区域夜经济的发展。
  消费激活,城市醒来,“夜经济”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按下“快进键”。截至5月底,8个消费集聚地共接待市民游客285.6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85亿元。
  繁荣的夜间经济,正逐渐成为支撑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下一步,洛阳将紧紧围绕“夜经济、夜品位、夜美丽”,注重业态提升,培育发展文旅商深度融合、辐射带动力强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更好地满足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和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