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畜牧总站组织专家组于8月20日-24日赴青海省西宁、海北州等地,就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草牧业发展、草原防灾减灾、草业统计监测和饲草种业等工作开展调研,为编制《“十四五”现代饲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优化实施提供决策支撑。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以下简称“补奖政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草原牧区投入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一项惠民政策。自2011年实施以来,补奖政策已实施了两轮,惠及1200多万户,5000多万农牧民。
调研组在饲草料加工企业调研
调研组在湟源县富农草业调研饲草种植和资源循环利用
青海省自2011年起,在全省草原牧区实施了五年为一个周期的两轮草原生态补奖,涉及全省草原牧区的21.54万牧户、79.97万牧民。10年来,国家累计下拨青海省218亿元补奖资金,青海省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全额核发到户。目前,青海对2.45亿亩草原实施了禁牧、2.29亿亩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管理,全省天然草原基本达到草畜平衡。
调研组由全国畜牧总站牵头,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畜牧总站等单位的多位长期从事草原生态保护、草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到西宁市湟源县、海北州刚察县的牧区,走访农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县农业农村部门进行座谈交流,并提出工作完善建议。调研组专家一致认为,补奖政策实施10年来,通过资金直补到户、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发展草牧业等多种措施,初步遏制了牧区草原退化的势头,提高了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补奖政策的实施还有效助推了牧区的脱贫攻坚,增强了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深得农牧民群众拥护。
调研组在湟源县海珍种植专业合作社饲草基地调研禾本科黑麦和豆类豌豆混播
调研组在刚察县宁夏村和养殖大户才保(右一)及合作社社员座谈
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王加亭处长指出,2020年是第二轮补奖政策的结局之年,也是新政策的谋划之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研究本轮补奖政策结束后的政策。据此,此次调研是在深入分析当前补奖政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补奖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下一轮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撑。
下一篇:乡村振兴人才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