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青神县做好“合镇并村”后半篇文章
来源: | 作者:未知
  “刘书记,我是原麻柳村的人,现在合并到百家池村,村上开展任何工作要对我们一视同仁哟。”夜幕降临,四川省眉山市高台镇百家池村邻里百家村民活动中心灯火通明,村干部与村民围坐一起,促膝长谈。
  不久前,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完成后,四川顺势推进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全省首批涉改建制村已全部完成挂牌运行,第一批涉改县(市、区)共减少建制村18110个,建制村平均幅员面积从10.7平方公里增至17.7平方公里,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建制村平均常住人口从877人增加至1458人,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村数量多、分布密、空心化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然而,如何破解合镇并村不合心的难题?如何增强镇村班子战斗力?如何解决“合镇并村”后基层治理群众参与度不高群众获得感不强等系列问题?自“合镇并村”以来,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着手,及时回应群众的利益关切。防汛救灾中,合村后的青神“新基层”干部群众经受住了洪水考验;乡村振兴中,“新基层”干部群众已经在农业产业发展中有了第一批收获;基层治理中,“新基层”干部群众彼此已经有了初步的共识与凝聚力……
  “新青竹”经受住洪灾考验
  在合镇并村中,青竹街道将原青城镇、原南城镇、原黑龙镇、西龙镇原钟家山村和光辉村囊括在内,是青神县成立的第一个城市街道,辖区内村级组织多、人口多,在8月11日—18日洪灾中,“新青竹”涉及的7个村(社区)受到灾情影响。
  灾情发生时,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快速启动防汛抗灾应急预案,白塔村、汪家滩、兰沟村等地紧急险情出现后,街道党政联合消防、卫生、供电、通讯等相关部门联动出击、高效有序、通力协作、共克时艰,形成了强有力的防汛抗洪应急救灾体系。
  青竹街道沙河村6组陈履东家地处沙河村的最低处,岷江洪峰过境期间,村组干部在洪水来到之前,及时将他的沙发、电器、粮食等重要物品转移到高处,确保了他家没有受到较大经济损失。
  青竹街道党员干部始终坚守在抗洪一线,及时转移受灾群众,在此次洪灾的数十次应急救灾中,没有一例人员伤亡,群众财产损失有效降低。
  “合并后的新青竹,党政服务力量更强,党政服务水平更高,这是我们能够充分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 青神县青竹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永生告诉记者。
  “新傅塘”有了“新收获”
  日,在青神县高台镇富塘村多个鱼塘养殖基地内,记者看到,“鱼稻共生”种植项目中的水稻已经接近收获。白色浮床上的水稻稻穗沉甸甸。“接下来,就是收获了。”当地养殖户谈起“新收获”,赞不绝口。
  同传统种植方式不同,水稻种植在浮床上,根系生长于水中吸取养分。种养殖全程不施肥不打农药,不仅节省人力成本,还增加水稻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同时,“鱼稻共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鱼塘水质,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体污染,原有的鱼类养殖在此基础上产量更高。
  这样的进步,源于几个月前“新富塘村”的成立。“‘稻鱼共生’生态环保、效益还高,原“傅塘村”水产基础好,900亩鱼塘已经推开试点。在合村并组中,高台镇将另外一个水产基础好的村与原“傅塘村”合成“新富塘村”,希望大家都可以用这个模式发展生产提高效益。”
  合村之后,养殖大户佘成忠带动“新富塘村”更多鱼塘采取了新模式养殖,整村养殖面积达到了1300亩左右。“按照这种模式,不仅鱼儿长得好,每亩多长出来的优质水稻又可以多收益2000多元,感谢村“两委”帮助我们谋划产业发展。”村民刘大能告诉记者。
  “新百家池”更能汇聚“百家心”
  在高台镇百家池村,一个由废弃农房改建的村民活动空间“邻里百家”成为了村民村干部议事交流的新去处。
  月26日夜,在高台镇百家池村邻里百家村民活动中心,灯火通明。干部与村民围坐一起,促膝长谈。
  “刘书记,我是原麻柳村的人,现在合并到百家池村,村上开展任何工作要对我们一视同仁。”
  村民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的诉说着自己的诉求。村支书刘如祥挨个回答群众的问题,答不上来的,都详细的记录在自己的民情日志记录本上,并跟群众约定了答复时间、方式。
  “我当学生,他们当老师,村里未来怎么发展?平时谁家有什么问题?我都能在邻里中心了解到。村民有问题就通过“坝坝会”提出来,一言一语中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刘如祥告诉记者。
  如今的青神,正处在全力创建“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先进县”的关键环节,处处透露着“人居环境大改善·美丽乡村入画来”的生机与活力,“合镇并村”之后青神,正在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凝心聚力,将“合镇并村”后半篇文章谱写得更加动人。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