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必然需要不断有机更新。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如何更好地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很多课题需要在实践中找到答案。
今日起推出“城市更新专题策划”,旨在深入发掘和记录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探索、典型经验、特色案例,讲好城市更新故事,以飨读者。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和现代魅力的国际大都市,一直以其高楼林立的天际线而闻名于世。在上海也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其中有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镇,如同一颗明珠镶嵌在淀山湖畔,被称为上海的“威尼斯”,它就是朱家角古镇。
今天的朱家角古镇,是上海人的后花园,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站在朱家角古镇放生桥上向周围眺望,一座钢结构的玻璃房被6个圆柱体建筑物高高托起,成为这个古镇小城的制高点。今年,在这座已有70年历史的老建筑里,一家花园咖啡馆诞生了。
老粮仓见证历史
这家咖啡馆名为一尺花园(筒仓店),室内面积700平方米,建筑下方的储粮筒距今已有70年的历史,曾是原国家第二粮库、青浦第二碾米厂、朱家角粮食管理所的所在地。2022年,一尺花园的股东方中邦置业集团购入该物业,并进行保护性改造修缮,使得这栋废弃数十年的老粮仓焕发新生,重新向世人讲述“活着的历史”。
“有顾客从市区驱车四五十公里,特地来我们咖啡馆打卡。还有老人带着家人过来坐坐,激动地讲述自己小时候与粮仓有关的往事。”一尺花园(筒仓店)店长高雪华向笔者讲述,咖啡馆开业之初,就受到不少市民的追捧,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周末一般都需要现场等位,成为古镇的新晋地标。
的确,这座庞然矗立、极具工业风的历史建筑第一眼就让人无法移开目光,历史感与现代感交错,亲切感与神秘感并存,仿佛将人们的思绪迅速拉回到上个世纪。
民国期间,朱家角米业鼎盛,在上海米市独占鳌头,这个水乡古镇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商贾云集,往来不绝。1954年4月,国家在朱家角井亭港市附近,建立了可以容纳2400万公斤粮食的苏式粮仓。70年来,这座粮仓见证了江南粮油业从传统到现代、生活资源从匮乏到富足的时代变迁。
新业态焕发生机
现在,来到一尺花园朱家角(筒仓店),还是可以一眼就认出它过去的身份,这里保留了原来的6个储粮筒的基础造型,又加入了许多现代工业化的设计。所有的空间规划与内部设计都围绕着建筑原来的形状展开。其中一个圆筒成为了客梯,另一个成为了送餐梯。其余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功能性规划。沿着扇形楼梯,保留了精选藏书室、艺术展览中心、咖啡用餐区……每一个空间,都有着不同的光影与氛围。绿植环绕、灯光袅袅,在这栋改造的历史老建筑里喝咖啡颇具怀旧意味。
传统古宅、工业遗迹、西式洋房,已经成为一尺花园选址的第一标准;而花园、草坪、树林、河道甚至星空,则成为一尺花园对环境的苛刻要求。700平方米的室内营业面积,让它能容纳更多人同时就座;极具特色的环境载体,让一尺花园成为老少皆宜的休闲空间。今年,一尺花园在全国将达到40家门店的规模,可以说,一尺花园每到一处,都能够让当地的老街、古宅、工业遗迹重新焕发生机。
“隐藏功能”重现历史
“我们将咖啡馆选址在此,就是被粮仓背后的历史所吸引,历史是建筑物的灵魂,所以我们在设计上完全保留了粮仓原本的构造,让建筑可被阅读。”一尺花园合伙人张梦翔向笔者介绍咖啡馆里随处可见保留着的粮仓遗迹:围绕在旋转楼梯上的小孔,以前就是粮仓的通风口,为了保证它里面储存的粮食可以呼吸,不会发霉。天花板上可以看到若干硕大的水泥漏斗,这些是以前的下粮装置,曾经工人们就是在那里用麻袋装上大米,一袋袋被打包好的粮食,从淀浦河出发,被运输上船,送往全国各地。
如今这些历史“隐藏功能”被完整保留下来,重现那段充满干劲和生机的历史,不仅留住了这座历史建筑的风韵和筋骨,更成为现代人追溯历史的“活标本”和“神助攻”。
新旧融合重获新生
为了让新业态与老建筑最大程度地融合,一尺花园在设计、软装上做了许多功课。“咖啡机的轰鸣声就像是这栋建筑的心脏,室内环绕的绿植就像给这栋建筑植入了一个可以畅快呼吸的肺,而艺术展区则是老建筑的灵魂,讲述属于它、属于朱家角的故事。有了心、肺和灵魂之后,这栋建筑就可以重获新生。”张梦翔表示。
昔日废弃的老粮仓,以花园式咖啡馆的跨界形态重新面世,开业便成为古镇的制高点和新晋地标。一尺花园(筒仓店)的爆火也离不开镇政府的支持,张梦翔向笔者介绍道,朱家角镇政府对于这栋由老粮仓改造的咖啡馆非常重视,在宣传报道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朱家角镇镇长姚晓平表示,如今江南古镇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古镇也要不断迭代,不断引进新的业态,年轻人喜欢什么,古镇的业态就去进行调整,跟着年轻人的脚步走。
曾经这座满是稻谷香的粮仓如今正弥漫着缕缕咖啡香气,仿佛前世与今生交错,古老与现代对话,老建筑在新时代重新“活起来”了。搭乘手摇船泛舟湖上,朱家角古镇两岸青砖黛瓦,在这个历经千年繁华的古镇上,古老的建筑与新的生活方式融合交错,动人心弦。(赵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