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农民网!
天柱县中医院:守正创新四十载 发展为民再出发
来源:中国农民网 | 作者:邹书凯

四十年栉风沐雨,四十年春华秋实。

自1984年成立以来,天柱县中医院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在这四十年间,医院秉承民族医药的精粹,不断开拓创新,在坚守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中医特色、医疗设施先进的二级甲等中医院。

2

回顾往昔,天柱县中医院在历代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铸就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医院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

深化党业融合 激发提质增效新动能

公立医院是党联系人民和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党的领导是医院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

在过去的40年中,天柱县中医院始终秉承党建引领的原则,坚守公立医院的职能定位,紧密围绕群众的就医需求。通过“党建+服务”的模式,医院积极动员党员志愿者和专家团队,将高质量的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为群众提供便捷且优质的健康服务,从而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医院常态化地开展党员进社区“双报到”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医院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为社区居民送去健康关怀,促进党群关系走深走实,同时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发展、服务群众生活的积极性。

结合中医特色,医院的针灸科、骨伤科、康复科、儿科等科室的党员干部深入社区,开展健康知识宣传,为长期服药的老人提供专业建议,详细解答常见病和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并普及合理用药的常识。此外,医院还为居民提供了耳穴压豆、针灸等中医诊疗服务,使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体验到免费的中医服务,有效地构建了医院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为社区居民的健康贡献了中医的力量。

3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医院组织大型义诊活动及医疗保障服务共计8次,安排医疗骨干150人次,服务群众700余人次,免费发放健康宣传资料600余份,向群众进行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和教育,涉及6个乡镇街道;派出12名医务人员分别驻点帮扶江东镇、注溪乡、石洞镇、高酿镇、兰田镇5家乡镇基层医疗机构,着力加强基层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疗质量等方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者服务团队累计为患者服务3452小时,服务群众达15455人次。

4

天柱县中医院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致力于锻造坚强的组织和建设过硬的队伍。医院以提高专技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医学继续教育学术活动及短期培训,提升学历和职称。同时,医院加强了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完善了体制机制,使爱岗敬业的精神深入人心,并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提升了职工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医护团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在队伍建设方面,医院积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高素质和急需紧缺人才,通过事业和待遇留人,以及延聘、返聘等方式,充分发挥院内外名医师的传、帮、带、教作用,确保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留在医院。

医院党委牢牢把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的领导力,以文化的力量沁润人心、凝聚合力。医院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干部职工的文化生活。利用“护士节”、“医师节”等节日载体,组织“三八”妇女节趣味活动、“5.12”国际护士节等系列活动,以文化的力量引导医务人员坚守“立院为公”、“公医为民”的理想抱负,深刻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

在廉政建设方面,医院严格实施廉政教育,通过定期的集中学习、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按时开展廉政提醒谈话等方式,巩固了党委全面监督下各司其职的监督格局,筑牢了思想防线,并构建了正风肃纪的长效机制,为医院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发挥独特优势 推动民族医药新发展

走进位于天柱县凤城镇的贵州省首个侗药种植园保护基地,饱饭花、接骨茶、开喉箭等药材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盎然。

在这个基地内,种植了近3亩土地,涵盖了310多种侗药植物。天柱县中医院的工作人员以及天柱县民族医药学会的成员们,为每一种侗药植物细心地挂上了带有标识的牌子。这些标识牌详细记录了侗药的名称、别名、基源以及功效等基本信息。通过扫描标识牌上的二维码,访客可以进一步获取关于这些药物植物的来源、原植物特征、生长环境与分布区域、以及民族用药的丰富经验等详尽信息。

该基地的建设以保护侗医药为核心,致力于打造一个集中草药景观、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民族文化展示以及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康养基地。天柱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天柱县各民族在长期生活中逐渐积累了医技医法、习惯用药、秘方验方、养生保健等医药知识,以侗医药为主体的民族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医疗智慧和文化内涵,但相关医药理论并未被全面系统记载,基本上靠世世代代口传心授。

近年来,天柱县中医院在天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加大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模式等方式,推动了民族医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医院成立标准化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侗医特色门诊建设指南》《侗医经典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侗医医院建设标准》《侗医药适宜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指南》4项团体标准,参与编制《银质针门诊建设指南》《银质针技术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指南》《银质针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密集型银质针疗法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技术操作规范》等9项标准,为相关学科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该院成为天柱县中医针灸、中医适宜技术、中医骨伤3个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

6

今年7月,《贵州清水江流域药用资源图志》出版。该书由县中医院药用资源专家主编,收载药用资源316种,均为用药经验上地域特色明显的品种。“本书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对于推动民族医药资源产业的开发利用,促进清水江流域各县市的民族医药产业、康养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医院负责人介绍,所有的用药经验均来自清水江流域各县(市)的民间侗医、苗医用药经验,并已被收录入中国中药资源大典。

医院在特色科室建设和专科能力建设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民族医药影响力。7月19日,我国首个侗医经典病房在该院成立,侗医特色门诊同时揭牌。通过运用侗医经典理论与名老侗医药专家经验指导临床,侗医经典病房将成为发挥侗医特色与优势的重要载体,积极探索运用侗医主导的方法和技术,开展各类疾病的诊治工作,形成侗医诊疗方案并向其他临床科室推广,充分发挥侗医药特色优势、提升医院侗医药核心竞争力。“重疮止痛擦剂”作为院内制剂研究项目正式立项,该院也成为了州内第一家开展院内制剂研究的中医医院。医院为保证制剂研究的顺利开展,成立了工作专班,现已完成病历模版建立,并收集临床病历100余份。

7

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天柱县中医院还努力辐射带动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协同发展,加强对乡镇卫生院中医馆的中医药指导。仅今年上半年就对基层卫生机构开展10余次中医药服务指导工作,并接收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10余名,对1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督察考核及评价情况1次,组织中医药健康管理人员培训1次,培训人员共52人次。通过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会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和作用。

8

立足群众所需 提高为民服务新水平

三个月前,年仅8岁的小石在玩耍时不慎跌倒,左肩部锁骨区域随即出现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畸形等症状。经过天柱县中医院骨伤科医师的诊断,并结合拍片结果,确诊为左锁骨中段骨折。鉴于骨折的特殊性,骨伤科医师团队经过深入讨论,并在获得患儿家属的同意后,决定采用儿童弹性髓内针技术为小石进行手术治疗。这是该县首次运用该技术为患儿进行手术,由于其创伤小、愈合快的特点,能够显著减少手术对患儿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自2017年独立建科以来,天柱县中医院骨伤科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医院的重点科室。作为骨伤科的带头人,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平始终铭记党员的使命,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面对院内技术上的不足,张平带领科室骨干成员勤奋学习,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并将先进技术引入医院,为众多患者带来了福音。

五个多月前,80多岁的王大爷因左腿骨折来到天柱县中医院求医。考虑到王大爷的高龄,张平和他的手术团队为他实施了粗隆骨折髓内钉系统内固定手术。在患者家属的感激声中,王大爷顺利出院。

9

据了解,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是目前先进的骨科微创手术之一。新技术的运用,源于天柱县中医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医院将“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提升医护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引进来”——今年上半年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广东佛山健翔中医专科医院达成合作,两家医院共派驻3位专家到院开展帮扶和业务指导,带动医院麻醉科、康复科、骨伤科等临床科室的建设,通过举行业务培训,让医护人员学习先进的治疗理念。“走出去”——医院派出7名业务骨干,到山东淄博市中医院、佛山禅城健翔中医专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省内外三级医院开展交流合作、学习进修,为医院学科发展赋能。

除了大力提升中医诊疗水平,天柱县中医院还注重将中西医技术结合,帮助患者摆脱伤病困扰。“这里有针灸、拔罐、药棒穴位按摩等中医疗法,还有物理电刺激治疗,我恢复很快,过几天就准备回家了。”8月4日,80岁的脑出血患者杨德超正在康复室练习站立,他对中医院康复科医师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杨德超已经恢复了站立和行走的能力。

医院康复科以神经康复、骨科康复、老年病康复为特色,组建了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康复团队。通过跨学科团队的康复模式,突出中医药特色,结合现代康复优势,为患者解决各种功能障碍。学科以“传承创新,防治并重”、“中西并重、突出中医特色”两大要义为核心,尽可能重建患者的功能状态,恢复患者原有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

10

11

学科建设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石。在各方努力下,“龙运光传承工作室”“曹波贵州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天柱县工作站”相继落户天柱县中医院,专家团队通过定期到医院进行教学查房、手术带教、临床诊疗指导等方式,提升医院诊疗服务整体水平,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名家的诊疗服务,为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2

击鼓催征再出发!踏上新征程,天柱县中医院将握紧高质量发展“接力棒”,乘着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东风,坚定信心,勇往直前,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收藏
0
有帮助
1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1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