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易思耿
惊蛰过后,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迎来了一场大雪,百姓都说“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这场雪有效缓解了旱情,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奠定了基础。
安定区香泉镇巨盆草牧业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炭火烧得正旺,老板回志仁正在给几位特殊的客人倒茶。天气一转暖,春耕马上就开始了,回志仁把香泉镇泉湾村的支部书记肖维汉、村民回志信、养殖场老板马宏图请过来一起合计合计,好对今年的生产做个计划。
60多岁的肖维汉是村里的老支书,也是养殖能手,他说:“这个牧草种植抗旱增产的效果很好,家里就我们俩老人,没劳力,种草最方便,一种一割一交就完啦。去年天那么旱,家里2亩半地的草还卖了3000多元。”
养殖场老板马宏图每年需要30多万元的草料,他说:“我是生意人,算钱的账,往年我自己收草最少要雇6个人,收草的20天左右光工钱就要2万多元,再加上电费和其他开销,还要不少钱。你们公司的厂子离我不到100米,拉草几乎不需要路费,一年最少能省4万元。再说你的草细,浪费少,羊爱吃,爱上膘。你放心,我今年肯定还用你的草。”
听到大家这么说,回志仁很高兴,但还是有点不放心:“草的销路好着哩,去年我生产了10万吨左右,现在卖得差不多了。可是我的生产线生产能力是30万吨,去年还是有点没吃饱。”
2016年,甘肃陇中天旱,导致牧草减产,部分牧草品质不达标,回志仁操心得晚上睡不着觉。但为了不影响老百姓种草的积极性,保障来年的原料供应,回志仁咬着牙,在政府的衔接下贷款2500万元,对交来的玉米饲草全部收购。
热议之间,话题不知不觉转移到了今年的牧草种植面积上。
“去年老百姓来你这儿交草已经尝到甜头了。早先交到养殖场不但要排队,还要搭人力把草给人家铡好倒进青贮坑里才算完,到你这儿一过磅一倒就完啦,价格又好,老百姓是最会算账的。”回志信是回志仁的堂哥,去年种了60亩地,其中流转土地20亩,种植玉米饲草5亩。现在有了巨盆草牧业公司的收购,他打算今年流转土地600亩种饲草。
回志仁打算今年和香泉镇的群众签两万亩的合同,自己提供草籽和化肥,到时以每吨高于市场价20元进行收购,贫困户的草在这个基础上每吨再加20元。“好事情,我认为没问题”。肖维汉说,“咱们村160户人,除了部分整户外出的,家家户户种草养殖,你这么一搞,正好把出去的人的地都盘活了,好事情啊。”
推开办公室的大门,瑞雪覆盖的陇中大地白茫茫一片,到了七八月,这里将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田野。
来源:经济日报
上一篇:一颗蜜柚的供给侧改革
下一篇:全域旅游的大丰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