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体制保障,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源泉。当前,新一轮农村改革步入“深水区”,各地迎难而上、奋勇向前,积极完善土地根本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探索集体资产有效实现形式等,极大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农村改革调研行”专栏,聚焦各地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的创新之举和拓进历程,敬请关注。
在土地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如何改革现有农村体制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请看——
贵州“三变”:“盆景”蔚然成“风景”
本报记者 唐园结 宁启文 肖克 孙维福 焦宏 孙永健
盘县羊场乡纳木村改造一新的布依族民居。本报记者 孙维福 摄
走进贵州,无论举目层层群山,还是俯瞰深深溪谷,抑或凝望连连流云,沿途总有奇美风景闪入眼帘,多得令人目不暇接,近得仿佛触手可及。
如今的贵州,还有一幅更大更美的“风景”画卷,正在全省农村徐徐铺陈,它的落款,只写两个字——“三变”。
“三变”,即在坚持土地公有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改革现有农村体制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正在成为贵州朝着构建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体系目标坚定迈进的强农富民路径指向。近年来,它由乡村而县域,由县域而州市,进而在全省范围试点推进,一路破观念旧茧、除体制陈冰、展三农新象,进行着一场由点点“盆景”变向满目“风景”的省际行动实践。
近日,本报专题采访组深入贵州农村,沿着“三变”演进伸展的脉络,了解、感受、思考这个西南高原省份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实践真谛以及理论价值。
寻踪追迹看“三变”
——贵州的“三变”改革,虽然源起偏远山乡村寨,却无早年大包干孕育出生时的多艰多难,只因它生逢举国上下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大时代,才让这场“改革中的改革”一路走来顺风顺水
“2011年,我回到家乡舍烹村过春节,看到乡亲们还是那样贫困,就决定带动他们抱团发展共同创业。先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村级水面、林地等集体资产进行整合折价入股,随后发动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说这话的,是六盘水市盘县普古乡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县里一位领导告诉记者,陶正学当年搞的股份合作,算得上是最初的“三变”。现在那里依托普古乡娘娘山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已经实现9村联建、“三变”发展。实行类似做法比较早的,还有盘县淤泥乡的岩博村、水城县玉舍镇的海坪村、六枝特区落别乡的抵耳村等村庄。
好的经验做法如果只停留在少数村少数人身上,解决不了多数村多数人的问题,到头来也就是个盆景,终究成不了风景。让“三变”登上大舞台,发挥大作用,各级地方领导对此有着清醒的共识。这些“三变”名村,相继得到所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关注指导和政策扶持,其目的是以它们为母本,形成改革的推进模式,在当地加速“扩繁”。一份来自六盘水市委的统计材料显示了“三变”改革的初步成效:截至今年5月,该市已有121.6万亩承包地、45.95万亩集体土地、68.3万平方米水域水面等入股经营主体;共整合财政资金6.56亿元,撬动社会资金46.03亿元参与“三变”改革,已有38.05万户126.58万农民变为股东,其中贫困户有10.78万户32.01万人。
在贵州,早有“三变”改革看六盘水市,六盘水市“三变”改革看盘县之说。获得这样的称誉,不仅因为盘县的“三变”改革在全省起步最早,还因为盘县已经形成整县推进、村村全覆盖态势,并且不断完善提升,构建了完整的实施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改革成效。
这里是盘县羊场乡纳木村,民居、街巷全部经过整体设计改造,一幢幢木格花窗、灰瓦白墙的布依族别墅式民居,临河依山鳞次栉比。老人在门口仨俩闲坐,孩童在街巷环绕骑行,远山近水之下,一派小桥流水、阡陌交通的田园乐游景象。“作为全县连片扶贫开发项目之一,通过推进‘三变’改革引导村里整合资源、聚合资金,实施产业、金融、旅游、电商、文化捆绑式扶贫,纳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木叶歌(布依人情歌)唱得更悦耳了。”站在反映布依族生活习俗的房山壁画前,乡上负责人介绍说。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离不开自我不断修正与革新,“三变”改革也是如此。在盘县采访期间记者了解到,推行“三变”改革初期,为了解决缺少承接主体的难题,盘县大力推进“一村一社”,以求实现专业合作社村村全覆盖;但在推进过程中,发现部分合作社发展方向不明,有的甚至存在套取国家资金现象。在及时清理规范过程中,盘县跟进探索了“三变”+“三合”(信用合作社、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模式,并结合推进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统筹推动“三变”改革,通过扩大市场承接面,拓展“三变”空间,搭建跨越城乡的生产、流通、金融合作平台,为“三变”改革架起了更多支撑点。
记者从盘县县委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盘县共有农户承包地经营权入股33.45万亩,整合财政资金1.94亿元、县村集体资金5009.7万元,17.68万户52.97万人(占全县人口的43.87%)参与“三变”改革获益,带动贫困人口6190人脱贫。
为确保“三变”改革落地生根,精准承接“三变”各种元素,盘县提出,1个村必须成立且只能成立1个专业合作社,同时加快农村“三块地”产权确权登记颁证进程,加速城乡建设投融资体制创新,组建起6家总资产规模670亿元的县属国有平台公司,为“三变”改革提供投融资支持,2015年以来已实现融资338.78亿元,实施项目198个,总投资586亿元。
全省齐动推“三变”
——从今年起,贵州“三变”改革的脚步开始跨出六盘水,从单一的整市推进扩大到全省试点,推进的层次豁然升级、节奏悄然加快、范围明显扩大
2016年到来的时候,正在整市加快推进“三变”改革的六盘水市发现,他们一下子增加了9个“大伙伴”,改革的舞台上,独奏变成了合奏、独唱变成了合唱。“1+9”数字上的变化,昭示着加盟“三变”改革的地域,从此涵盖贵州所有省辖市和地级市(州)和贵安新区,正式成为全省性的深化农村改革行动。
既然上升为省级行动,政策保障必不可少。记者从贵州省委了解到,贵州为此专门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为召集人,省直17个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三变”改革联席会议机构。仅今年以来,贵州省就已先后出台《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等5个文件,决定在六盘水市之外的其他8个市(州)和贵安新区,再选择17个县、55个乡镇、151个村开展“三变”改革,共涉及人口123.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8.4万人。总的目标是,试点地区通过3年努力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18年底,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提供支撑。
全省试点推进“三变”改革之举,既彰显了改革者的坚定决心和十足信心,也蕴含着进一步探索深化、创新完善的求实精神,这让参与“三变”改革试点的地方既明确了大方向,又可以结合实际在试点中动真出新。其中,安顺市以“三权”(农村产权的确权、赋权、易权),促进“三变”,以此实现“四个起来”(让农村资产活起来、让农民富起来、让产业强起来、让乡村美起来)的探索实践,广为各方关注。
“我们首先对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经营权、村集体林权、农户宅基地权和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逐一进行确权,再将全村4000多亩地入股到村级合作社,实行村社联营,同时发动农民成为合作社股东,实现了农村资源资产价值化、农民身份股东化,村集体和农民合股联营一同发展。”安顺市平坝区佛坪镇约塘村支部书记左文学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了确权这个前提的重要性。
约塘村的做法,已成为安顺市指导下属县区推进“三变”改革的一致动作。为此,该市出台了11个专门文件,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到具体责任部门、完成时间,全部一一谋定。此外,还有铜仁市开展的“三变”促“三金”(推进农民“流转土地有租金、入股企社有利金、进园务工有薪金”)改革,这些“1+N”式的政策措施和推进方式,堪称“三变”改革的递进版,与六盘水市的“三变”改革紧密呼应、彼此借鉴,声威大震。
方方面面评“三变”
——贵州的“三变”改革,省级领导运筹帷幄,市(州)领导指挥若定,县级领导率队冲锋,基层干部身先士卒,更有各方专家密切关注、中肯评说
“三变”改革,小到乡村推行,中到县域推动,大至市(州)推进,为什么能形成改革星火有序燎原、改革脚步蹄疾步稳之势?不妨听一听亲历这场改革的各级领导的体会,品一品关注这场改革的各方专家的评说。
先来看看贵州省委、省政府推进“三变”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吧。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先后7次作出批示,多次组织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等会议专题研究“三变”改革,多次深入六盘水调研、指导工作,实地了解和检查“三变”改革的进展情况。他说,“三变”改革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对于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有重要突破意义,对于脱贫攻坚有重要推动意义,对于解放农村生产力有重要引领意义,对于全域发展有重要带动意义,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有重要支撑意义。
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多次对推进“三变”改革作出具体指示,他认为,“三变”改革创新了农村产权制度安排,有利于盘活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有利于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脱贫攻坚精准度、有效性。省委副书记谌贻琴、副省长刘元坤先后三次主持召开“三变”改革工作推进会和交流会,对加快推进全省“三变”改革试点进行全面部署。
再来听听有关市(州)、县领导的感受和体会。六盘水市市委书记李再勇:合作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要形式,股份制是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三变’+‘三合’”改革,要坚持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的一些做法,使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既保证股权形式的畅通、民主,又保证决策的科学有效,既保证效率优先,又兼顾分配公平;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三权”促“三变”改革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路径和抓手,对盘活农村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动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快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部门要将其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盘县县委书记付国祥:近年来,我们把“三变”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牛鼻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精准脱贫攻坚的“新引擎”,以“三变”改革为引领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各种资源要素,激发了农村生产力。
“三农”专家学者的分析见解,对于清晰观察“三变”改革的价值和意义,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采访期间得知,仅对六盘水市和安顺市两地推进“三变”改革的实践特点和成效,就先后有来自中央、国家部委、高等院校的近30位知名“三农”专家学者,从不同观察角度和层面,给予了热情鼓励和中肯评判。在此从中简要摘录几点: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局长冯海发:安顺市在“三变”基础上找出了“三权”这个抓手,给农村资源资产确权,给农民赋权,而且在此基础上推进易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探索;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六盘水市属于欠发达地区,但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把农村资源的潜力激活了出来,这是“三变”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天佐:六盘水市提出“三变”改革的思路和理念,为激活农村的资源和资产提供了借鉴和典型,对于面临的制度、操作等层面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结语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联产承包开始,一个“包”字铸就的改革动力,重塑了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彻底解决了举国温饱问题,奠定了今天向脱贫攻坚最后冲刺、向实现全面小康昂扬奋进的宏伟基石;新时期以适度规模经营为特征的中国特色现代农业,要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需求,科学构建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体系,实现从“统”上的“分”,走向“分”上的“统”,走出一条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的大农业、大农政、大农合道路。
2014年从贵州省盘县开始的“三变”深化农村改革实践,如今已经形成在全省动员推进,各地市(州)全面推动试点,各重点县整县推进的态势,“三变”改革正呈现出由几个村的“小盆景”,变成多个县、多个市(州)乃至全省的一道“大风景”。
仍在不断完善、创新的“三变”改革实践,不仅对贵州省农村发展具有启示借鉴,而且对全国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意义深远,为此才受到各方密切关注。通过采访我们认为,贵州推进的“三变”改革实践,不仅有助于各地深入思考新时期“三农”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问题,同时对于寻求符合各地农业发展方向、合乎农村实际情况、顺应农民意愿的共性解决方案,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价值。
上一篇:要高产,不以高产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