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今夏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这里的农民为啥不烧秸秆了(美丽中国·调查)
本报记者 孙 振
图为禹会区马城镇孝仪村,小麦秸秆打捆后装车。刘 晨摄
核心阅读
每年麦收季节,秸秆焚烧在许多地方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谁都知道秸秆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可还是走不出“年年喊禁烧,年年还要严防死守”的怪圈。今年夏天,安徽蚌埠抓住秸秆综合化利用这个关键问题,采取多项措施,化解了秸秆回收利用中长期存在的矛盾,九成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
金浪滚,麦穗黄。以往麦收时节,除了有丰收的喜悦,也少不了秸秆焚烧的苦恼,不少干部驻田间、睡地头,严防死守,仍保不住哪里会随时点起一把火。
然而,近日,安徽蚌埠淮上区沫河口村村民代表何后辉告诉记者,“今年包管的片区没冒一股烟,之前交的保证金算是保住了,还能再得点奖励。”今夏,安徽蚌埠无一处着火点,91.1%的秸秆实现综合化利用。一方面强力禁烧、严格监管,一方面推进综合化利用,疏通变秸秆为“真金”的渠道,秸秆焚烧的老大难问题正逐步化解。
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疏通出路,农民和收购经纪人双得利
为了严防秸秆焚烧,蚌埠市将每个村子分成不同片区,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党员组成巡查队,两人一组24小时值守。何后辉是巡查队的一员,他每天要对所包片区全面巡查,对田头路边堆放的秸秆及时清运,宣传推介粉碎还田、深耕深种等技术,还要落实相应防火措施,加强对临时堆放点、打捆点的安全监管。
“每名村、镇及县区干部都交了相应额度保证金,签订了承诺书,并且一级一级分管负责。”何后辉介绍,“实行奖优罚劣,一旦出现着火点,就要全额扣除保证金,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监管责任,年终考核时‘一票否决’。”
“秸秆焚烧不能一禁了之,更主要的是要疏通出路,扩大秸秆的综合利用渠道。”蚌埠市农委副主任李勇说。
沫河口村村民周广堂便感受到了不烧秸秆的好处。“以前,堆放的秸秆自己烧,费时费力不说,有时田地一旁的农房也被烧毁,发生过不少事故。”周广堂说。如今,村头开阔地,一块块打捆后的秸秆堆积如山,秸秆收购经纪人从这里把秸秆拉走,送往发电厂、养牛场等地;田间地头,粉碎后的麦茬混合在松软的土壤内,散发出阵阵麦香。周广堂告诉记者,“粉碎机、打捆机迅速推进,不耽误下茬作物耕种,同时粉碎后的秸秆化入土地,打捆后的秸秆循环利用,生态环保的作用明显。”
另一方面,在乡间忙着收购的经纪人,也能得到不少实惠。例如,蚌埠淮上区三铺村皖猛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川每年都收购大量秸秆,他有本明白账:一亩地秸秆能获20元政府补助,按4—5亩地生成一吨秸秆,那么收购一吨秸秆能获得80—100元的补助,再加上每吨280元销往电厂的价格,平均一吨秸秆收购能有360—380元收入。“合作社购买了十几套秸秆粉碎机等农机器械,国家、省市县各项补贴加在一起,能达到购买花销的40%。”赵永川介绍,除去购买设备、储存、人力等成本投入,每吨秸秆收购的纯利润也能有100—150元。
据悉,蚌埠市今夏产生小麦秸秆169万吨,其中还田利用87万吨,半量还田利用14万吨,还田利用率59.8%;离田利用53万吨,其中20万吨用于发电,14万吨用于生产饲料,6万吨用于制作基料,4万吨堆肥,9万吨用于制作燃料,利用率达31.4%。
秸秆利用形成循环产业链,变废为宝,农户和企业实现双赢
被收购的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如何?
记者了解到,在蚌埠市怀远县安徽莱姆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秸秆的综合利用正在形成一条循环产业链:公司回收的秸秆经注菌发酵,就地腐熟后制成有机肥料。肥料用于试验蘑菇基料,并将基料出售给周边农户,农户出菇后将菇渣回卖给公司,公司再利用含有大量蘑菇菌丝的菇渣培育生成高营养成分的有机肥料。
“如果只是就地腐熟制成普通的有机肥,售价低,公司几乎无利可赚,也没太多回收秸秆的动力。”公司董事长张从军介绍,现在蘑菇基料可以卖给农户,带动农户创收,公司也有的赚,同时回收菇渣制成高营养有机肥,售价也比普通肥料高出许多。
“秸秆回收利于生态保护,但秸秆综合利用的难度,主要在于成本消耗。成本太高,实践推广就会受到影响。”张从军指出。该公司的实践并非个例,制作板材、生物质燃料,不少有关秸秆的综合利用,都在降低成本、变废为宝方面下足功夫。
“按常规模式,木粉是塑木板材生产的主要原料,但一方面浪费了大量森林资源,一方面木材粉碎较为不易,且含水率较高。”安徽雪郎生物基产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万玉青介绍,现在其公司用深加工后的秸秆粉做原料,配上一定的再生塑料、添加注剂,生产的塑木板材结实、耐用,消化了秸秆,也降低了企业成本,实现双赢。
奖补政策能调动各方积极性,农户盼望加大补贴力度,增加技术指导
为更好地推广秸秆综合利用,蚌埠也在采取一系列奖补政策。
蚌埠市农委副主任李勇告诉记者,政策上,对于合作社等购买秸秆粉碎机、打捆机等专业机械的,政府会优先给予相应额度补贴,“对于利用秸秆进行高温堆肥、制作燃料、发电等的企业,对于参与秸秆收购的经纪人,政府也会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不让企业亏损”。
“秸秆的综合利用往往成本不低,采取正面激励帮助企业、相关人员降低利用成本,才能调动收储、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李勇说。
对此,赵永川希望,政府补贴能下发得更快一些,支持力度再大一些。“合作社去年投资约1000多万元,今年赶上雨水较多,收购秸秆的数量和盈利都有所下降。”赵永川说。
李勇指出,相关农机具购买、对秸秆发电等企业的补贴力度还应加大,“整体上全市用于秸秆粉碎、打捆等农机具数量仍然偏少,要鼓励更多合作社、经纪人等购买,也要通过增加补贴等形式,让消化秸秆的企业有利可赚”。
秸秆还田方面,李勇建议还要加大对秸秆还田的推广宣传及相关技术指导,“短期内还田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但长期秸秆还田容易造成土质松软,有些附在秸秆上的虫卵等容易导致土壤病虫害。每隔三年左右要对土地进行一次深耕深翻,同时日常秸秆还田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监测”。
上一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步伐
下一篇:一个合作社的曲折产业融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