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的结果。问题与发展相随,也是改革的肇因,这已人所共知。
为何改?改什么?怎么改?在近日召开的江西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上,与会者的一个共识是:在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层次推进的当下,国有粮食企业要以这一改革为主线,着力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适应粮食消费变化、满足市场消费需求、着力推进粮食产业提质增效,才能进一步巩固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做大做强粮食经济,推动农民增收。
为何改——粮食库存高、供求关系失衡、农民增收后劲不足
为何改?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总揽江西省粮食生产的发展势头。
去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427.6亿斤,实现“十三连丰”。针对市场粮价弱势运行的严峻形势,江西省连续第五年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全省未出现农民“卖粮难”和“打白条”等情况,其中早稻收购量连续4年居全国第一,全年粮食收购促进农民增收近20亿元。
会上,江西省粮食局负责人的讲话没有用政策“裁剪”现实,而是如实地反映了现实——现阶段,江西省面临着粮食丰收与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的矛盾、粮食库存处于高位与流通不活的矛盾、粮食消费需求升级与品种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这三个矛盾,对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从全省来看,粮食供需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品种结构较为单一,优质畅销品种规模小,市场份额小,农民难以从优质品种或产业升级中获得更好收益。还要考虑这样的背景:全省粮食市场供给充足,总体运行平稳,但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资源要素配置扭曲,粮食流通环节高库存、高成本、高进口的“三高”问题持续叠加。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绿色粮、优质粮、功能性粮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全省粮食低端产品多,高端精品少,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少,引领消费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要求。这一结构性失衡,严重制约粮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会者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粮食领域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促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
改什么——加快“去库存”,调好、调顺、调优粮食生产结构
改什么?江西省是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在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要在坚定不移抓好粮食生产、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去库存”,调好、调顺、调优粮食生产结构。
江西省粮食局局长黄河说:“今年,国家将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全省国有粮食企业要严格执行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主动适应粮食生产组织方式的新变化,与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对接,开展代收、代储、代加工等个性化服务,构建渠道稳定、运行规范、方便农民的新型粮食收购网络体系。”
加快推进粮食“去库存”,首先要改思路。今年,省粮食局在积极争取国家粮食“去库存”政策支持的同时,将督促承储企业严格落实政策性粮食销售和出库政策,加快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鼓励多元主体多收粮、农民多存粮。还将与周边省份积极开展粮食代收、代储、代销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形成多元化、规模化的合作格局,确保有仓收粮。全系统将加快“粮安工程”建设,按照“一县一企、一企多点”模式,采取“退城进郊”等方式,整合存量仓储设施资源,优化地方国有粮食库点布局。
对于调结构,有的基层粮食部门的同志持这样的观点:在稳定提升粮食产能的基础上,粮食部门要与农业部门一道,按照今年省委1号文件的要求,坚持市场导向,从绿色供给端推进粮食结构优化,引导农民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生产更多对接市场需要的优质安全绿色粮食品种,促进粮食生产由以数量为主转向数量安全质量并重,更加注重效益,注重市场导向,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怎么改——打造“江西大米”品牌,做大做优粮食产业经济
怎么改?几位基层的粮食部门负责人分析,加大打造“江西大米”品牌力度,倾力推动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必由之途。
经验证明,正确的战略举措,如果没有“量化”的要求,往往会落空。实施好“江西好粮油行动计划”,就是推进“名、特、优、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省粮食局与省农业厅连续几年遴选了一批优质水稻主推品种,推动了粮食品种优质化和农民增收。与会者直言,光这样还不够,国有粮食企业还应通过订单收购、合作入股等方式,建设优质粮源基地,为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提供优质粮源。
打造一批“江西大米”品牌,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发动机”。今年,各级粮食部门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加快企业改革步伐。不少与会者谈到,要加快推进粮食企业混合经济改革,推动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企业改制重组,才能培育一批生产“江西大米”品牌的国有骨干粮食企业。
如何推动粮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会者形成了清晰的思路:一方面要推动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以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五代”业务为重点,以基层现有粮库为基础进行功能改造,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专业化服务,提高入库原粮品质;另一方面要加速全省现有大米品牌资源整合,推动粮食加工业改造升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增加中高端产品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打造市场强势品牌。
(江西日报)
上一篇:突出丝苗米特色 实现广东品牌突围
下一篇:神湾菠萝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