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年末,中央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笔者结合近期相关的其他会议,捕捉到一个共有的核心信息:2017年,我国将在第一产业方面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动农业深化改革。
农业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这两大方向的提出给传统农业企业带来了浓厚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如国务院参事刘志仁在接受有关记者访问时,明确指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块的定位分类会更加细化。”机遇也许不是人人都能够抓住,但挑战却是每个人都要面对,我们传统观念里的农业企业就是“卖种子,种粮食,卖粮食”的模式,那面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带来的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又该升哪里,怎么升呢?这是农业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农业发展到21世纪,其阶段性特征和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们对农产品的数量之忧,这是农业企业当下必须确凿认识的大前提。因此,农业企业的产业升级换代首先要从食品质量切入,而质量的根源在于安全。提品质、保安全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提品质是实现我国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的有效途径,而保安全就是要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由“舌尖上的美味”过度到“舌尖上的安全”。另一方面,品质和安全离不开农业领域的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力,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引擎。农业企业应进一步增加研发支出,企业内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让“知识产权”的概念深入员工心中,以保证农业创新的源泉不断涌流,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插上科技的翅膀。最后,“互联网+”的顺风车给我国农业企业带来了“搭便车”的机遇,而这也是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下的必经之路。农业企业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完成“产供销”的互联网布局,加快启动并实现“互联网+农业”、“ 互联网+农民”“、互联网+农村”的工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改造升级。
当然,国家和政府的扶持也是必不可少,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种粮大户补贴资金、农资综合补贴、农业“三项补贴”等战略政策,未来应向农业企业进行倾斜,以支持支持建立完善农业新产业格局,实现新型农业的全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