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简承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快速发展,从“可有可无”的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当前,渔业供给总量充足,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非常突出,到了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
转方式,关键是做到“四转变”——转变资源利用和养殖生产方式;转变经营和管理方式
水域生态环境是渔业发展的基础。而渔业是个资源利用强度高的产业,水域生态环境很容易恶化,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转变过去拼资源消耗、拼要素投入的粗放生产方式,有度有序利用渔业资源,压减捕捞生产能力,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南日岛是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大岛,独特的自然环境加上该海域有海带、紫菜、龙须菜等饵料,是鲍绝佳的养殖场所。但有一段时期,南日岛周边海域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科学规范指导,鲍养殖密度过高,生态环境逐年恶化。
莆田市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积极扶持鲍协会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协会章程和南日鲍“十统一”管理制度,与养殖户签订质量协议,统一开展培训,提供技术咨询,引进优质种鲍,改良鲍品种,推广“鲍藻套养”和“投大苗养中鲍”新型鲍养殖模式,适度利用渔业资源。他们还组织鲍养殖户“南鲍北移”,让南日鲍夏季到北方度夏,避开台风天气和赤潮灾害,降低养殖户的损失,也提高了鲍的品质。
过去,我国在渔业管理上,习惯于抓产量、促增长,但是在抓质量、提效益、保资源、拓市场上,办法不多、措施不足。现在各地正在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将工作的思路和重心转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同步提升上,转到更加注重生产与生态相互协调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产出控制。用市场的办法、改革的措施、法律的手段,破解长期制约渔业发展的难题,作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日前,辽宁省大连市政府表示将开展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确保每年水产品稳定在250万吨,为大连市民打造一个“蓝色粮仓”。海洋牧场就是在一定海域内,采用规模化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像在陆地放牧牛羊一样,对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进行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海上放养。
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过度捕捞等原因,近年来,大连沿岸海域海洋生物资源日渐衰竭。大连市计划通过财政资金杠杆,引导市场资金投入。5年内建设现代海洋牧场示范区50处,新建人工鱼礁区3.3万公顷,增殖放流各类优质苗种150亿尾(头)。
在打造“蓝色粮仓”的同时,大连正建设110处国家、省市级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在长山群岛、市区南部将建设5处垂钓区,建造200艘休闲垂钓船。全市计划新建、扩建50家产值在1亿元以上的现代水产品加工企业,更新改造75艘远洋渔船、1000艘捕捞渔船,调整渔业产业结构,拉长渔业产业链。
调结构,重点是做到“四调优”——调优区域布局、产品结构;调优产业结构、要素配置
调优区域布局,就要立足各地资源禀赋和生态类型,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沿海地区发展基础好,装备条件和技术水平高,要发展远洋渔业、设施渔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推动渔业物质技术装备升级,率先实现渔业现代化;长江和珠江流域河网纵横,宜渔资源丰富,养殖技术水平高,是我国淡水渔业主产区,要重点发展标准化健康养殖、综合种养,减少养殖污染,保护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三北地区冷水资源丰富,低洼盐碱、荒滩荒水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要开展湖库等大水面增殖,有序开发盐碱宜渔资源,发展冷水渔业和节水养殖。
辽宁丹东出台了措施,大力发展远洋涉外渔业,鼓励远洋企业实施渔船渔机标准化升级,鼓励新建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远洋渔船。同时积极发展生态增殖渔业,扩大鸭绿江流域、黄海北部海域资源增殖放流品种、规模,开展好以人工鱼礁建设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
调优产品结构,要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做好加减法,推动养殖结构优化,鼓励渔民多养生态鱼,多养适销对路的鱼,增加优质高端安全水产品生产,调减结构性过剩的大路货,减少无效供给,让优质鱼虾贝类走进百姓家、成为“家常菜”。要抓好水产品质量提升,加强品种创新,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市场开发,加强品牌创建,打造一批区域性、全国性知名品牌,促进渔业调优、调高、调精,增强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日照市大力发展“海上菜园”,促进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先后出台了本市各海域养殖发展规划指导意见,规划了三大区域、64万亩的立体养殖区,倡导海面、海体、海底多层次生态立体养殖模式,试验推广龙须菜、裙带菜、羊栖菜、海带、厚壳贻贝等养殖新品种,裙带菜亩产突破两万公斤,龙须菜亩产突破2600公斤,海带亩产突破6000公斤。南美白对虾成为主推品种,目前已发展到59万立方米水体,占工厂化养殖面积的21.3%,年产值两亿元。
农业部渔业局有关负责人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是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抓住重要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统筹推进。通过“转”和“调”,力争“十三五”末,渔业现代化水平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