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近日,山东省下发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等方面,给出了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对聊城这个农业大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聊城市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明确发展的特点和优势,推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聊·胜一筹!”
打造绿色农业新范本
山东省临清市戴湾镇依托当地林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水质优良、空气清洁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以本辖区内正筹建的中草药种植及深加工1000吨中草药项目为主体,逐步形成“农民+合作社+公司”的产销模式。
6月30日,冠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检测车内对抽取的蔬菜样品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中国香瓜之乡、鲁西黄牛之乡、中国鸭梨之乡、圆铃大枣之乡、油用牡丹之乡、中国蔬菜第一市……素有“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之称的山东省聊城市是闻名遐迩的农耕宝地,盛产各色优质安全农产品。
近日,山东省下发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施意见,对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生产机械化等方面,给出了加快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也对聊城这个农业大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聊城市找出了相较于诸多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将聊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称确定为“聊·胜一筹!”,同时紧紧抓住农产品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质量安全问题,将品牌口号确定为“放心吃吧,聊城产的!”。
严把安全防线,打造绿色农产品之都
“舌尖上的安全”早已成为广泛性的社会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聊城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性工程,这个问题解决了才能统一网上销售平台、加大品牌培育,打造聊城绿色、安全的农产品品牌形象,推动全市农业向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聊城市委书记徐景颜表示。
蔬菜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难关。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市”,聊城为蔬菜等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示范性样板。
韭菜种植面积达1.2万余亩、享有“齐鲁第一韭乡”美誉的莘县张寨镇是山东省首家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
“为保障韭菜品质,张寨镇对韭菜生产实行全程监控,绘制了‘韭菜地图’,包括地块地址、种植人员、监管人员、生产档案等内容。通过配备韭菜安全村级监督员、逐级签订责任书、加强高毒农药管控等手段,从源头保障了韭菜质量安全。并建立专门的韭菜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在韭菜上市前,增加检测次数、扩大检测率,确保市场上流通的韭菜全部达标合格、无毒无害……”该镇农技人员介绍。
全面“禁毒”是聊城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第一步。“我们特别把韭菜专项整治作为重中之重,组织各县(市区)农业执法力量,对全市韭菜生产情况开展拉网式摸底排查。目前,全市韭菜种植主体3778家,面积10676.8 亩。今年以来,对12起案件依法进行了处罚,涉案金额1.45万元,销毁违规使用农药韭菜面积30.2亩。”聊城市农委主任侯德功说。
韭菜安全生产并非个案,聊城严把从田间到餐桌的每道防线。为从源头严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关,聊城猛药治疴,下发了《聊城市禁止销售使用剧毒高毒农药管理规定》,确定从今年1月1日起,将全市整建制设为剧毒高毒农药禁止销售、使用区域。
同时,聊城市利用市场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率先建成了市、县两级全覆盖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并在山东省率先提出整建制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新提出了“以政府监管保证质量,以体系建设支撑质量,以市场开拓倒逼质量,以效益提升引领质量”的农产品安全监管新模式。
近两年来,数字化的“身份证”已成为聊城农产品的独特标识。如果你买了一盒产自盛世乡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只要扫一扫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有关蔬菜的品种、产地、采收等信息一目了然。
“之所以如此看重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是因为当前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盛世乡村合作社负责人朱培丰强调,这不仅是监管手段,更是对自我的约束管控,只有在质量上做到问心无愧,农产品才经得起市场考验,也才能起到更好的品牌宣传效果。
目前,聊城投入近2000万元构建了市、县监管追溯平台12个,将133个农业生产基地、309个农资经营点和66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纳入监控范围,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覆盖,有效实现了对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整体品牌时代,开启农业发展新纪元
“牌子不响、市场不大、效益不高,好端端的东西硬是上不了高端市场的‘大雅之堂’,只能被当成地摊货,时不时还遭遇‘卖难’。我们发现聊城农产品量大质高价不优的关键,是缺少与产品品质相匹配的整体区域品牌形象,产品知名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消费者认同度不高。”聊城市农委调研员李艳军说。
“放心吃吧,聊城产的!”在今年北京第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期间,“聊·胜一筹!”聊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隆重推出。
“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基地,聊城市粮食总产连续6年跨上百亿斤台阶,达到“吨粮市”标准;蔬菜总产达到 1600多万吨,当家品种一应俱全,被命名为“中国蔬菜第一市”;果品年产量100万吨;肉蛋奶年产240万吨,是肯德基等知名快餐店的原料基地。
“聊·胜一筹!”这一品牌的推出恰逢其时。在浙江大学中国农产品品牌研究中心2015年度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聊城市东阿阿胶、冠县鸭梨、莘县西瓜、莘县香瓜、莘县蘑菇、茌平圆铃大枣等6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总价值达86.84亿元,其中东阿阿胶价值51.48亿元,位列排行榜第十三位。
聊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宋军继表示,打造聊城农产品整体品牌是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得益于此,聊城的优质农产品不再单打独斗,正式步入整体品牌时代,开始抱团闯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莘县西瓜节上,董杜庄镇后王海村的瓜农王贵明种的西瓜再次夺得“瓜王”称号,获得面包车一辆。“今年我的参赛西瓜重近40斤,但这还不是最大的,2014年我种的西瓜重达60斤。”王贵明说种植西瓜让他尝到了甜头,首届西瓜节他也曾拔得头筹。
莘县的董杜庄镇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种植大拱棚西瓜,如今全镇4.7万亩耕地,其中西瓜达到4多万亩,年产量2亿斤,产值达到2亿元。据介绍,莘县在 2000年就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称号;2010年被质检总局命名为“西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3年被工商总局批准使用“莘县西瓜” 地理标志商标,农业部重新认定了西瓜绿色认证;2016年初被评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董杜庄镇特色西瓜示范区。
从2012年起举办“西瓜节”宣传推介西瓜品牌,并总投资3000余万修建了一座规模仅次于北京西瓜博物馆的董杜庄镇西瓜博物馆。经过20多年的努力,莘县逐渐走出了一条西瓜产业与西瓜文化相融合发展之路。
挺进京津冀,抢滩高端市场菜篮子
每天下午,一个长长的车队从聊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出发,满载来自全市1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安全优质蔬菜,直接发往北京首农集团配送中心,次日再分送至北京各大超市、酒店、社区等高端市场,让北京市民24小时内即可吃上来自聊城的新鲜、安全的蔬菜。
聊城市利用市场倒逼农产品质量提升。随着整建制自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以来,聊城全面发力农产品监管体系、管理责任、建设监管追溯平台建设,成为山东省唯一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覆盖的城市。
据统计,聊城市认证“三品一标”产品1066个,其中绿色食品67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31个;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到498.25万亩,其中绿色食品基地面积374.6万亩。获得省以上名牌产品或驰名、著名商标20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去年11月,聊城敏锐抓住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实施“净菜进京”政策的机遇,在北京举办了“聊城安全农产品北京行”活动,与首农集团、海淀区政府、密云区政府和北京近40家农产品连锁经营商进行精准对接,全力推介聊城安全可追溯蔬菜,达成多个基地采购合作协议。聊城农产品由此获得高端市场的第一张“通行证”。
手握这张来之不易的“通行证”,聊城着力构建起“专业公司+检验检测机构+物流配送”的农产品运销模式。由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推荐规范运作的标准化生产基地,督促其按要求生产,并严格进行产地质量检测,然后通过专业物流公司在全程监控下运送到北京,再由北京首农集团配送中心在整个北京市区配送,以闭链经营的方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控,并解决了聊城农民卖菜难、北京市民买菜贵的问题。
目前,聊城安全放心蔬菜已经覆盖北京100余家连锁超市和武警总队、北京大学等单位,每天直销北京的蔬菜达10万余斤,以每500斤进行一次检测的力度保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100%,在北京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