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并不意味着就是种粮”,敖汉旗萨力巴乡萨力巴村庄稼“把式”王春永越来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2013年他开始以每亩400—500元的价格承包农民的土地,从最初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亩,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当问起种植西瓜和种植玉米的区别时,王春永给记者算了一笔明白账。“去年我种了1000亩玉米和600亩高粱,去掉种子、化肥、农药、水电和人工,满打满算一亩地纯收入不超过500元。今年我种了1000亩反季节西瓜,预计在9月10日—15日上市,不说别的,只要收购价在每斤0.2元我就不赔钱,如果按照往年每斤0.4—0.5元的收购价计算,每亩地的纯收入至少也在2000多元,种西瓜可比种粮食合算多了。”“还有,你们看,这是我种的300亩圆葱,是订单种植,不愁销路。按现在订单的价格估算,一亩地的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是种粮的六倍还多。”
2016年,敖汉旗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四项重点工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全市农牧业“3661”工程,结合当前农业实际,紧紧围绕“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要求,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任务。按照压缩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高效经济、饲用等作物种植面积的农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制定并稳步实施“6431”工程,即建设6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4大优势产业专业区,打造3大高效经济作物产业带,建设1条设施农业走廊,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着力构建“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大力开展品牌农业建设
从敖汉旗新惠镇出发,沿通赤高速去往赤峰市的路两侧,擎天柱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国小米之乡”、“龙祖、玉源、谷乡”的标语格外醒目,每一块牌子都向来往路人展示着这里悠久的农耕文明和蓬勃发展的小米产业。
2012年,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旗做为自治区唯一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充分利用世界级品牌的影响力,做大做强以谷子为主的杂粮产业,瞄准“世界谷子起源、中国小米之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的文化定位,全力推进文化软实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大力开展品牌农业建设。目前,全旗已发展杂粮生产企业138家,组建杂粮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366家,建立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完整产业链条,打造了八千粟、兴隆沟、孟克河、华夏第一村等一大批小米品牌,并成立了由66家龙头企业、合作社组建的敖汉小米产业协会,年均销售小米8000吨以上,带动农民增加收入2亿元,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内蒙古谷子(小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做大做强小米产业提供了发展平台。
随着在央视等媒体大力宣传,敖汉小米已为全国消费者所认可,推动了敖汉旗以谷子为主的杂粮产业发展。2015年,敖汉旗被评为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敖汉小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入选 2015年全国名优特农产品目录被评为国家优质米。2016年谷子种植面积达到88万亩,比2014年实现了种植面积和产量上的翻番,农民也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目前,小米产业已形成了区域化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组织化经营的生产格局,成为当地富民强旗的主导产业。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仲夏时节,记者走进木头营子乡呼格吉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烤烟、圆葱、甜菜、万寿菊等各种农作物相映成格,茁壮成长,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打瓜基地里,十几个农民在忙着人工除草。休息间隙,杨风柱告诉记者:“我家有17亩地,以前几口人就围着这点地转,一年到头剩个万八千的就不错了。开春,我把地以每亩650元的价格流转给合作社,当时到手11000元。平时我们两口子就在这务工,上个月我们干了25天就挣了5000多元。”
“合作社采取养牧相结合的循环发展模式,为养而牧,为牧而种,目前已有社员69户,预备社员179户。今年,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种植基地2000亩,用来发展各类特色作物规模种植,村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的同时,又到这里打工。目前,采取这种方式已有3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合作社董事长王传东说。
在烤烟种植基地,记者见到了木头营子乡副乡长张占辉。他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木头营子乡创新现代农牧业发展模式,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扎实推进农村土地向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流转,充分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在呼格吉乐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下,全乡已形成“两个万亩,四个千亩”即万亩马铃薯、万亩甜菜,千亩万寿菊、千亩烤烟、千亩圆葱、千亩打瓜的农业结构新格局。
鼓励并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实施适度规模经营,是敖汉旗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截止目前,全旗已实现土地流转43.8万亩,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320家,家庭农场91家。
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促农业健康发展
顶着35℃的高温,记者来到了位于新惠镇康家店村杨全贵的北虫草种植大棚里。一个个白色盒子里生长着金黄、娇嫩的北虫草甚是可爱。杨全贵说:“养殖北虫草的关键是控制好室内温度,只有把温度控制在18—22℃时,北虫草才能茁壮成长,品质才会更好。我这茬种了3万盆,每盆纯收入2元,这一茬净赚就是6万元,如果温度控制好,一年就能种4茬。”像杨全贵这样的北虫草种植户在康家店村有70多户,全年可生产北虫草320万盆,折算成干草达1920万公斤,净利润达640万元。目前,该村已成立五百佳北虫草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种植北虫草,促进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篱落疏疏一径身,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朝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中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油菜盛开时节美丽的田园风光。如今在敖汉旗的四家子镇查干哈达村也有这样一幅美景,清泉谷景区12公里旅游路两侧300多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绵延不断,微风拂过荡起层层金色波浪与蓝天白云和远处的乡村景象相映相辉,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建设文化旅游业的同时,因地制宜地将特色农业种植与旅游业相结合,是敖汉旗打造生态观光农业的重要举措。百里画廊百里油菜花的迷人景象每到周末都吸引近千名赏花游客,游客们沉醉在花海的清香中,流连忘返。
2016年,敖汉旗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以谷子为主的杂粮杂豆等优势作物面积扩大显著,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压缩显著,经济高效、特色作物种植亮点纷呈。截止目前,已完成种植面积40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09万亩,经济作物70万亩,饲用作物21万亩。玉米较2015年减少45万亩,高粱减少1万亩,谷子增加3万亩,经饲作物增加41万亩。通过逐步调整到2020年种植业将达到4个“100万亩”的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