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费导向型为主时代的粮食生产出路
来源: | 作者:admin

  曾几何时,面贵离人三分,米贵无人问津,油贵远离人群。而如今,几十元一斤的面、上百元一斤的米、几百元一斤的油却卖得风生水起。新兴消费引领产业升级,一个以消费导向型为主、多元化消费的新时代已悄然来临。

  与消费导向型截然不同的,是我国粮食“高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我国是否真的存在粮食生产过剩?粮食多得无法消化了?非也。

  我国现阶段表面看来的粮食“过剩”,实质上只不过是结构性“过剩”。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尽管我国自2004年到2015年粮食连年丰收,2016年由于结构调整略有下降,但是每年粮食的缺口仍然达300-500亿斤。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进口小麦337.4万吨,较2015年增加40万吨,增幅为13.5%;进口大米353.4万吨,较2015年增加18万吨,增幅为5.5%;进口大豆8391万吨,较2015年增加222万吨,增幅为2.7%,再创新高。在粮食库存方面,仅全国最低收购价的稻谷库存就高达1亿多吨。按照目前的销售进度,现有库存需十几年才能消化完。通俗地讲,我国所谓的粮食“过剩”,就是普通粮食“过剩”,市场需要的优质粮食成为稀缺之物。

  面对粮食消费新格局,粮食供给侧的改革如何进行、粮食生产的出路何在?

  调政策 鼓励生产优质粮食

  我国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在保证口粮自给的前提下的改革。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之后,对重要品种的粮食收购价格依然由国家控制。因此,粮食收购政策就成为了粮食生产的“风向标”。农民生产什么样的粮食,怎么样生产粮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粮食收购政策。

  自2004年以来,我国在粮食主产区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其中,小麦最低收购价自2006年到2014年一直在不断提高,从每市斤白小麦0.72元、红混合小麦0.69元,提高到1.18元,提高幅度为67%;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分别自2004年0.70元、0.72元、0.75元,提高到2015年1.35元、1.38元、1.55元,提高幅度为92.8%、91.7%、106.7%。虽然小麦从2015年、稻谷从2016年开始有所调低,但依然高于国内市场价格,更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实行,对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定方法上存在需要商榷之处。

  粮食虽然是特殊商品,但仍然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作为商品,在国家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下,粮食市场价格依然由市场决定,要按照供求关系来制定粮食收购价格。一味地持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或者一味地不断降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都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一味地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结果,我们已经领略到了;一味地不断降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势必导致农民收不回生产成本、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粮食生产走下坡路。对于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一旦出现粮食生产的下滑,就难以扭转供求缺口难以弥补的缺憾。我国如果大规模从世界市场进口粮食,必将导致世界粮价飞涨,不但成本高昂,也不可能进口到我们所需要的数额巨大的粮食,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无法保障了。

  在我国粮食产量可控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调整粮食最低收购价。同样是粮食,由于质量、营养价值的不同,应该有差别化的价格。我国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待同一品种的粮食,均实行同一价格政策。这样无品质差价的价格政策,势必导致农民大量生产普通品种的粮食,而压缩优质粮食的生产。

  根本上改变我国粮食的生产结构,让农民多生产优质粮食,就要推行差别化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既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最低收购价,不要让最低收购价的“政策市”主导市场,导致“国粮入库、洋粮入市”,又要拉开小麦、稻谷的品质差价,引导农民多发展优质稻谷生产。

  改品种 提高优质粮食生产比重

  在我国重要粮食主产区的湖北省仙桃市,2016年稻谷的市场价格超过了最低收购价。出现这一喜人景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地高度重视稻谷品质结构的调整。近年来诸如国家一级稻谷黄花粘等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90%。所生产的优质大米,不仅畅销湖北省内,还远销广东省、广西省、福建省等多个省市区。

  仙桃市的经验,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改变粮食种植粮食品质的重要性。虽然我国重要品种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动向,要引导农民转变思路。

  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我国粮食最低收购价已经开始调整。直线上升的价格政策,已经渐渐发生变化,逐步与国内、国际市场接轨。如果还停留在过去的老思路上,农民所生产的粮食就不一定能够卖出好价钱。

  供不应求的优质粮食,越来越成为市场的新宠。早已经越过“温饱线”的我国人民,对粮食的选择性越来越重视。普通品种的粮食消费逐渐减少,优质粮食成为了主食。

  “以销定产”不是一个概念,而是必须遵循的经济法则。要使生产的粮食有销路、能够卖出理想的价格、获取预期的利润,就要毫不犹豫地生产优质粮食。

  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技术上要注意集约化、规模化。我国农村承包责任田十分分散,户均7.5亩。传统办法生产粮食的农民,喜欢在自家几亩地上种植同类多个品种的粮食。农民的说法,是多个品种多点把握。一个品种产量不行,说不定另一个品种可行。这种“撞大运”的方法,是种不出优质粮食的。无论是小麦,还是稻谷,在扬花授粉期花粉都容易产生扩散。如果在一个不大的区域内种植多品种的小麦,或者稻谷,就会自然产生杂交,导致品种不纯。因此,发展优质粮食生产要坚持同一品种连片种植,边缘地带用另一种作物作为隔离带。在收获季节,也要分品种收割、脱粒、储存、加工、出售。

  换方式 发展健康粮食生产

  荷包充盈、经济实力越来越厚实的我国人民,对粮食消费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无不追求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健康粮食。

  曾在粮食增产上起到很大作用的化肥、农药,对健康粮食的生产影响极大。据统计,我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其利用率比世界发达国家却低15%到20%左右。

  近年来,我国化肥使用总量持续增加,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据有关专家测算,2013年我国农业化肥使用总量为5612万吨,占世界总量的35%。按照20.3亿亩耕地计算,平均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436.8公斤/公顷,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全国化肥施用总量增至5996万吨。

  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也达到惊人的程度。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农民的承包地种植两种不同的粮食、蔬菜。施用化肥、农药的粮食、蔬菜出售,没有施用化肥、农药的粮食、蔬菜自己食用。

  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就要减少,甚至不使用化肥、农药,而大量使用农家肥、有机肥,推广生物防治害虫。

  从一定的程度上讲,生产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的成本要大一些。但是,这样粮食出售的价格却是普通粮食数倍。算一算总账,还是划算的。

  具有几千年粮食生产历史的我国人民,在生产健康粮食方面新招不断。我国多地利用综合种养技术,不但能够生产出有机、绿色、无公害粮食,而且收益还很可观。

  湖北、江苏、浙江等省创新的“稻虾”、“稻鱼”、“稻鳅”、“稻鳖”等综合养殖的方法,不施用化肥,不打农药,虾、鱼、鳅、鳖不但吃掉害虫、杂草,排泄物还是天然有机肥。亩综合收入是种植普通稻谷的好几倍,最高可达万元以上。

  在生产方式上,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可以采用多年行之有效的办法,利用“订单”、“众筹”的形式。在粮食播种之前,与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消费者等联系,签订生产“订单”,按需生产,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全程监控。既让粮食生产有销路,保证了收益,又让消费者吃到放心的粮食产品。

(龚锡强) 

来源:中国粮油信息网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