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粮食市场发展现状
来源: | 作者:admin

  甘肃省天水市是全省户籍人口第一大市,是仅次于兰州市的第二大粮食主销区。多年来,我市坚持粮食价格市场定价机制,粮食收购价格普遍高于国家粮食最低保护价。因不属于粮食主产区,所以不存在执行国家粮食保护价政策和粮食去库存问题。但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不断提高区域粮食自给水平,将是长期面临的课题。

  一、基本情况

  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2.44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20亿斤以上,社会粮食总需求量约28亿斤,产需缺口达5亿斤左右。粮油品种结构矛盾突出,主食粮油品种产不足需,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仅占总产量的33%,玉米产量过剩,年需从外地调入小麦10亿斤、大米1亿斤、食用植物油4500万斤,才能保障市场供需平衡缺口。

  二、主要做法

  1.抓好粮食收购,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一是坚持当地收购小麦等主要品种与国家每年制定的粮食主产区最低收购价格同步执行,做到应收尽收,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注重当地玉米品种的相对优势,加大收购运销力度,最大限度地扶持农民增产增收。三是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收购上的主渠道作用,自觉遵守粮食收购“五要五不准守则”。四是充分发挥农村粮食经纪人点多面广、经营灵活的特点和作用,最大限度地扩大当地粮源收购。五是加强对非国有粮食收购企业的政策指导和行业服务,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六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不法粮食经营者压级压价、赊欠粮款、坑害种粮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

  2.做好粮食收储,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一是认真做好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做好1.7亿斤仓储项目、应急供应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项目建设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增强收储能力。二是大力推广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建设,帮助粮农减少产后损失,累计发放农户科学储粮仓31269套,确保了粮食增收增效。三是做好储备粮管理工作,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确保各级储备粮常储常新、数量完整、存储安全,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

  3.助农增收,着力打造农村粮食购销新体制。一是积极推广以“代农储存、代农加工、品种兑换”为主要内容的“两代一换”业务,为农民搭起增收平台。二是全力创建放心粮油工程,加大放心粮店监管力度,打造链接城乡的放心粮油购销网络。

  4.创新突破,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济。一是以建设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生态产业园为抓手,推动粮食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全面推行粮食行业信息化建设,努力提升全市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促进粮食产业良性发展。

  5.落实责任,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落实到位。通过制定贯彻实施意见、考核办法、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细化目标任务,严格考核问责,真正建立起了“政府负总责、部门抓落实、储备保安全、收储保平衡”的区域粮食安全体系。

  三、存在的问题

  1.粮食产业基础薄弱。全市人多地少、山多川少,加之旱灾、暴洪等自然灾害频发,农业“靠天吃饭”特征明显,粮食产不足需,需求刚性增长,严重制约我市粮食产业的发展。

  2. 品种结构性矛盾凸显。小麦比重逐年下降,玉米比重逐年攀升,主食用粮缺口进一步加大,本地小麦商品量小,优质品种小麦供给严重不足。

  3.养殖业持续低迷。饲料用玉米需求不振,食品餐饮业对酒精、淀粉等玉米深加工下游产品消费受阻制约玉米行情攀升。

  四、意见建议

  1.调优产品结构。一是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压缩玉米面积,努力扩大小麦种植;二是主动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种植,从订单(粮食加工企业 +农业合作社+种粮农户)农业入手,以优价带动优质生产,引导农民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2.推动粮食加工改造升级。一是通过政策扶持,引进一批玉米精深工企业进驻我市,消化玉米产能过剩,增加玉米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二是拓展中高端供给,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绿色、健康的品种多样的粮油的供给和精深加工产品供应能力,实现农民增收,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3.大力开展产业化服务。以天水区域粮食仓储物流产业生态园项目建设为依托,在粮食重点产区积极探索开展“五代”(代储存、代烘干、代质检、代加工、代销售)产业服务,对具有开展“五代”条件的企业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积极构建粮食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

(市粮食局)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