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度玉米市场行情分析及行情预测
来源: | 作者:admin

  2016年,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高。例如以玉米、棉花为主的高库存农作物种植面积持续调减;市场定价原则下,玉米等价格下降,其对进口谷物竞争力提升等。

  同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措施和产业规划,包括《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等重磅文件。

  此外,国家发改委联合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农业PPP重点领域与路径,重点支持社会资本开展高标准农田、种子工程、现代渔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追溯体系、动植物保护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意见还明确加强政府农业投资引导,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等。

  2016年12月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把农业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该退的坚决退下来,把超载的果断减下来,把该治理的切实治理到位。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从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来看,供给侧改革将作为主线贯穿未来5年的农业发展。

  2017年我国玉米供应依然过剩,“去库存”将开拓新的消费点:目前,玉米种植效益仍高于大豆、杂粮等作物,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预计2016/17年度玉米结余量预计仍将在3000万吨左右。国内玉米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扭转,国内玉米供求调整需要较长的时间,市场价格也可能呈现长期偏弱的态势。

  因此,要解决我国玉米供应过剩问题,市场也需要开拓新的消费点。预计随着原料价格的下跌,饲料、淀粉、氨基酸等玉米加工转化产品阶段性出口将有所增强。

  同时扩大粮食燃料乙醇生产规模,增加车用乙醇汽油消费,增加玉米转化消费空间可能会成为明年玉米消费的新亮点。2016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提出,有序发展清洁能源,适当扩大东北地区燃料乙醇生产规模,研究布局新的生产基地。

  根据“十三五”生物质能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生物质能利用量将达5700万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锅炉供热每小时将达2万蒸吨,生物质固体燃料年利用量达1000万吨标准煤;生物天然气达100亿立方米;生物质液体燃料总量将达600万吨,其中燃料乙醇400万吨,生物柴油200万吨。

  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骤减:2015年我国进口谷物总量高达3271.5万吨,基本已经创历史记录。相比之下,2016年进口玉米及其替代品数量明显缩小。

  海关最新数据统计:1-11月,谷物共进口2055.6万吨,同比减32.9%。其中:玉米进口量302.6万吨,同比减34.2%。大麦进口量460.1万吨,同比减55.2%。高粱进口量645.1万吨,同比减34.5%。玉米酒糟(DDGS)进口299.7万吨,同比减53.2%。

  进口量减少的原因:一方面由于为保护国内玉米市场免受国外低价替代谷物的冲击,国家决定将大麦、高粱、木薯和玉米酒糟(DDGS)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另一方面则是2016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走低,国外粮食价格性价比越来越小。

  结  论

  2017年玉米市场主要在“市场化收购+补贴”框架下运行。后期市场走势主要受到市场供需方面的影响,长期来看市场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短期来看,新粮供应压力较大,市场整体走势难有大的改观。

(博易大师)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