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主力未登场 2015年产优质玉米仍“吃香”
来源: | 作者:admin

    进入8月份以来,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整体呈现低位徘徊、局部补跌的特征。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政策性玉米拍卖成交不尽理想,“溢价”情况也大不如前;二是南方新季玉米上市,未来新粮供应可期,下游用粮企业多采用随买随用模式,或者消耗前期库存,市场购销表现低迷;三是南北港口玉米贸易不振,北方集港量维持低位水平;四是CBOT玉米期价跌至低位,间接影响即将迎接市场化的我国新季玉米的价格预估。

    虽然上述因素使得玉米价格承压,但市场也不缺乏利好消息。一方面,玉米生产者补贴实施方案已有眉目,其他政策传闻不断,例如深加工扶持政策、秋粮政策托底等,提醒人们不宜对后市过分悲观;另一方面,高温之下玉米生长接受“考验”,有关天气题材炒作或再起波澜。

    市场价格累计跌幅超百元

    早在6月中下旬,国内玉米市场已经初显颓势。据有关部门统计,6月中下旬至今,蛇口港玉米价格由最高2200元/吨下跌至目前1900元/吨附近,累计跌幅最大达到300元/吨;锦州港平舱价格由1950元/吨下跌至1820元/吨,累计跌幅130元/吨,山东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由2050元/吨下跌至1860元/吨,跌幅近200元/吨;沈阳地区饲料企业玉米收购价累计下跌130元/吨。

    进入8月份,东北产区玉米购销依旧清淡,市场主要粮源仍以国储轮换和临储拍卖为主,7月末进行的“分贷分还”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进一步下滑,用粮企业参拍谨慎及对后市持悲观预期。同时,部分深加工企业用粮多为自拍自用。

    华北产区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继续下滑,主要原因是下游淀粉需求不旺拖累其价格大幅走低,企业加工效益明显缩水,对原料压价意愿较强。短期来看,市场缺乏利多支撑,华北玉米价格低迷态势难以扭转。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趋弱。当前东北贸易商持有的玉米数量较大,且价格预期弱势,不排除部分贸易商为加大销售量而亏损出货,平舱价可能低于1800元/吨。与此同时,广东港口玉米库存量降至7月中旬以来最低水平,但仍将压制港口玉米价格,广东港口玉米价格反弹,需要玉米库存进一步下降。

    临储拍卖市场关注度下降

    8月份,临储玉米拍卖市场关注度进一步下降,临储玉米拍卖溢价情况也大不如前。目前东北“分贷分还”玉米不同等级最高成交价已经由原先的溢价80元/吨缩窄至零,黑龙江尤为明显。受此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部分前期参与竞拍的贸易商甚至出现亏本销售的情况,市场行情走软背景下,下游企业采购热情持续消退。

    我国临储超期玉米拍卖量稳定在800万吨,但成交量走低、成交价局部略升,下游竞拍热情总体不高。

    同时,在经历连续两周超期储存玉米成交率低于1%之后,8月2日超期 玉米成交2.1138万吨,成交率回升至1.1%;8月4日~5日“分贷分还”玉米成交却量缩价涨,两日成交量仅39.3万吨,前一周高达641万吨,两日成交均价分别略高于上周同期。

    自2016年5月27日以来,临储国产玉米累计成交1300.0919万吨,总成交率26.68%,进口玉米累计成交8.7745万吨,进口成交率31.57%。不可否认,直至目前我国临储玉米成交情况差强人意,泻库目标恐难完成,但在北方新粮供应主力登场之前,国家“控盘”依旧,按照拍卖底价推算,现货市场整体下行空间已经有限,尤其是与轮换粮一起出现回调的优质玉米。据悉,目前福建、广东一带乳猪料玉米码头报价依旧高达2100元/吨(2015年生产),当地轮换东北玉米报价已降至1900元/吨附近。

    南北港口市场贸易不振

    在经历6月下旬南方港口玉米价格急涨、贸易粮两周内大增后,目前南北港口贸易再度陷入亏损,尤其是在近两周南北海运费提高20元/吨之后。受此影响,北方玉米集港量回归至低位水平。同时,近两周湖北、安徽、广西、四川、湖南、江苏、陕西春玉米零星上市,8月中旬华北部分地区会有少量春玉米收获上市,故南北玉米贸易不振、乃至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率维持低位运行的可能性依旧较大。

    同时,目前南方港口进口谷物及其替代品库存进入季节性下降阶段,国产新季玉米上市且价格可能进一步走低的预期,令市场对谷物进口暂时保持谨慎。此外,8月2日进口DDGS反倾销听证会举行以后,市场普遍认为我国可能会征收反倾销税,从而抑制进口DDGS采购,但鉴于目前我国南方新玉米零星上市拉开新玉米上市序幕,终端采购普遍谨慎,预计南北港口贸易维持低位。

    作为主产区的北方地区玉米尚处于关键生长期,对东北产区而言,虽然已安然度过授粉期,但高温天气之下,最终单产情况尚不确定;而对于华北产区而言,目前正陆续进入关键授粉期,气温过高将不利于其开花,造成秃尖和缺粒,此时高温天气将成为最大利空因素。

    虽然我国临储玉米库存庞大,新季玉米产量出现一定幅度变化、不足以改变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的大环境,减产甚至有利于我国整体“泻库”目标,但不利天气对新季玉米品质、产量以及上市节奏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因为天气题材炒作足以对玉米期货市场产生重大变化,而对玉米现货市场心理层面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