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价差扩大麦价随供需而变化
来源: | 作者:admin

  随着主产区新麦收购工作的推进,新麦品质间因供需格局分化导致价差进一步扩大,部分区域质优新麦呈现“价高无市”格局,而质差新麦则呈现“价低有市”格局。预计后期随着新麦流通市场粮源的进一步消化,需求对麦价的影响将进一步通过价格反映出来。

  产区新麦收购进度放缓

  截至7月10日,国内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013万吨,同比减少520万吨。受北方部分区域降雨影响,近期国内主产区新麦5日收购进度有所放缓。其中6月20日~25日新增收购量545万吨,6月25日~30日新增537万吨,7月1日~5日新增453万吨,7月6日~10日新增460万吨。

  从近几年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看,2012~2015年同期平均收购量为3658万吨,其间最低值为2012年的2724万吨,最高值为2014年的5088万吨,当前国内主产区新麦收购进度整体较往年迟缓。今年小麦主产区虽全部启动托市,且整体启动托市收购的时间较早,但从托市收购进度来看仍较缓慢,小麦托市收购占比较高,超过30%。

  截至7月中旬,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量在1100万吨左右,上年同期1365万吨,2014年同期2307.9万吨,降幅呈逐步缩窄态势。从各区域托市收购情况看,江苏及河南托市收购数量同比下降较为明显,截至7月20日,河南托市小麦收购量538.9万吨,同比减少81.6万吨。

  质优新麦“卖方”氛围明显

  近期主产区质优新麦在托市收购、储备粮补库及市场化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强等因素提振下,其市场行情呈现上涨态势。随着主产区部分区域质优粮源流通数量明显减少,持粮主体看涨心态增强导致惜售心理加重,而采购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增强,质优新麦流通市场“一减一增”使得其“卖方”市场氛围显现,麦市购销呈现“有价无市”格局。但随着质优新麦市场收购价攀升至托市收购价附近,市场主体谨慎心态增强,这也使得麦价阶段性上行动力有所减弱。

  据市场监测,截至7月下旬,山东临清新麦市场收购价2380~2400元/吨,河北赵县2420~2430元/吨。由于储备粮补库对新麦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其采购成本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市场价格。7月15日,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招标采购2016年产3级普通小麦,底价为2660~2720元/吨(价格类型:散装、仓库堆好价),最高成交价2720元/吨,最低成交价2600元/吨。7月21日,广东揭阳市揭东区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招标采购2016年三级小麦,底价为2700元/吨,成交价均为2700元/吨(麻袋包打围、仓库堆好价)。

  质差麦“量价”遭受冲击

  农业部信息显示,6月份国内生猪存栏率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2.1%;能繁母猪存栏环比持平,同比下降3.4%。在下游整体需求相对有限且用粮企业库存相对充裕的情况下,政策粮投放进一步加大玉米市场供应压力。近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明显走低,这对饲用小麦市场带来冲击,饲料加工企业采购饲用小麦力度有所减弱;贸易商为降低市场经营风险,采取以销定购或者边购边销,尽快钱货两清。部分区域因质差新麦流通量依然较多,麦市购销呈现“价低有市”格局。

  截至7月下旬,广东蛇口港玉米成交均价1920~1940元/吨,较7月初下跌100元/吨;主产区饲用小麦市场价格为1500~1800元/吨。江苏靖江安宁港饲用小麦海轮平舱价报1650元/吨,订单不多,多在观望。随着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弱势运行,小麦对玉米的替代优势也将逐渐转弱,饲料小麦加工需求“量价”遭受冲击。

  面粉行情跌幅超预期

  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经营虽处于淡季,但面粉价格大跌及麸皮价格暴涨成为市场关注热点。面粉加工企业不断降低企业开工率,压低面粉库存数量,但因终端需求疲软,客户对新麦面粉兴趣较低,采购上也较为“挑剔”,面粉加工企业普遍出现滞销现象,让利出货较明显。麸皮市场行情阶段性大幅走高,尤其是“跳跃式”上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面粉加工企业的开工低迷。随着麸皮市场价格持续攀升,市场需求方观望心态明显增强,市场购销呈现“有价无市”格局,部分面粉加工企业麸皮库存开始增加,麸皮市场价格自高位回落。

  当前,国内面粉加工企业整体处于盈利状态,但因原粮加工成本,尤其是下游产品行情波动幅度较大,其加工利润很不稳定;大型面粉企业因其工艺及技术优势,放宽小麦收购标准,其粮源加工成本明显低于中小型面粉企业。据统计,截至7月中下旬,国内特一级小麦粉与三等白小麦均价的价差为1020~1025元/吨;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990~995元/吨。

  小麦价格进一步反映供需

  当前面粉加工企业因需求较为疲软,小麦库存量维持相对低位,而以农户为代表的持粮主体因前期售粮力度较大,使得其手中持有的质优粮源数量下降较为明显,质优粮源以各种形式流入托市收购及储备粮库存中,这也使得质优新麦本身在有效供给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其流通量进一步遭受挤压。

  随着主产区托市收购的持续,加之储备粮补库对质优粮源的消化,其流通市场供需格局进一步失衡。而在国家临储小麦采购成本高企导致有效供给能力下降的情况下,后期面粉企业质优粮源的采购成本将被迫上升,以提振粮源供给数量保证加工所需;流通市场质优新麦供需缺口或将通过时间消化及价格上行空间来体现,但过高的采购价格后期面临的政策风险较大。

  国内质优及质差新麦因供需格局不同,后市走势仍将呈现优质优价、劣质低价。由于储备粮轮入价格比预期高,且担心轮出价格的市场风险,部分储备企业与面粉加工企业合作,采取包轮换机制获取固定收益以规避市场风险,而面粉企业则可降低资金及仓储等成本,以建立中远期库存。建议市场主体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经营策略,顺应市场趋势,抢机遇、控成本、抓质量。

(张春良)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