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受市场供应偏紧等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上涨。随着生猪生产向好发展,供应状况逐渐改善,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将高位回落。
一、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情况
今年以来,生猪价格整体呈持续上涨走势。6月底,全国生猪出场价格平均每公斤为19.78元,与去年底相比价格上涨17.74%。分时段看,春节前,生猪价格延续上年12月份价格走势,继续小幅上涨;节后两周价格出现小幅回调,但进入3月份消费淡季,价格不跌反涨且持续走高,并在4月底突破2011年9月份的历史最高价位,之后价格不断刷新高,5月底涨至最高价21.05元;进入6月,随着天气转热,终端肉类消费转淡,前期压栏的大体重生猪开始集中出栏,市场阶段性供应明显增加,猪价出现下降。
由于生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年初以来,猪粮比价始终处于8:1以上,特别是3月底至今已连续第14周处于10:1以上,生猪养殖处于较高盈利水平。
二、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由于生猪生产持续向好,市场供应出现松动,一些时段甚至可能出现宽松,预计下半年生猪价格整体将呈高位震荡下行走势。
(一)生猪市场供给状况正逐步好转,四季度可能会大幅改观。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养殖行业利润丰厚,带动了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持续增强,3月份以来生猪生产形势逐步向好发展,生猪存栏呈增加趋势。据农业部定点监测,5月份生猪存栏环比增加0.4%,连续3个月增长;能繁母猪存栏也止跌回稳,生猪产能正在稳步恢复。但也应看到,由于环保、养殖转型和部分中小养殖户退市以及生猪病等因素的影响,目前生猪生产能力的恢复不及预期。从农业部监测数据看,目前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分别低2.9%和3.6%。预计随着今年3月份开始补栏的仔猪在中秋节后批量上市,市场供应偏紧的状况才能得到根本的缓解。
(二)饲养成本增加,将对猪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随着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带动仔猪、母猪价格大幅走高,年初以来全国仔猪和能繁母猪价格分别累计上涨49%、26%。5月初以来,豆粕、玉米价格也出现明显上涨,并且豆粕价格创出历史新高。仔猪、母猪和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大幅抬高了生猪养殖成本,据测算,按照前期仔猪价格最高位时购买仔猪补栏,未来育肥猪出栏成本已超过8元/斤。
(三)市场预期、猪肉消费和进口肉等因素将对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分析来看,决定下半年生猪价格走势的因素错综复杂,除生产因素外,还有三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6月中下旬以来,前期一些压栏的大猪集中出栏,市场阶段性供应增加,价格出现明显下降,随着压栏大猪的出清,后期生猪供应偏紧的状况又会显露;还有一些分析认为此次猪价下跌将可能成为趋势。二是进入7月份后,高温酷暑天气将会使肉类市场需求更加清淡,同时超高肉价对终端市场消费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会带动生猪价格下降。三是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今年1~5月猪肉累计进口56.82万吨,同比增长120.1%;预计全年进口量将会超过100万吨。进口肉大量增加将会使生猪价格下降。
另外,近期的极端天气给部分地区生猪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增加了后期价格走势的不确定性。
三、几点建议
影响下半年生猪市场的因素错综复杂,生猪价格具体走势还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要密切关注后期猪价走势,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加强生产管理和疫情防控,防止出现大的波动。
(一)进一步加强生猪市场调控。要加强改进生猪存栏、出栏等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摸清底数,全面、准确、客观地对市场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科学解读,正确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加强对生猪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防止部分企业和运销户在价格上涨时抬价,市场下降时压级压价,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二)加强对生猪生产的服务和指导工作。受“厄尔尼诺”影响,今年入夏以来极端天气增多,要关注可能对生猪生产的影响,有关部门应分析研判灾害天气对生猪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程度,加强对养殖场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工作,帮助他们搞好饲养管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应对事故的能力,确保牲畜安全生产,防止疫病的发生;对可能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加强重点监控,进行调查摸排,消除隐患,对养殖户尤其是散养户要做好免费免疫服务工作,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三)加强市场信息发布,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生猪压栏或抛售往往会加剧市场价格波动,这种现象今年表现尤为明显,加上少数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助推了今年生猪价格的大幅波动。相关部门应加强和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精准的市场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养殖结构,适时出栏、补栏,保证生猪生产平稳发展。
(文章来源: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