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米近远月影响因素的分析
来源: | 作者:admin

  国内玉米市场自前期大幅上涨结束后,近期迎来两周的震荡格局,面临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多投资者心生仿徨,那么玉米后期该如何操作和把握呢?

  各地临储玉米拍卖积极性高

  最新数据显示,截止5月4日东北地区整体售粮进度达96%,余粮460万吨,华北地区售粮进度82%,余粮1872万吨,但是较2015年慢8个百分点,这个数据是极其重要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首先2015年玉米产量2.2亿吨,收储8000万吨,今年玉米产量2.19亿吨,收储1.2亿吨,在日常需求不变的基础上,今年低产量、高收储量,售粮进度怎会慢于去年。在通过多方调研观察后获知,其问题的关键在下游企业的库存量上,去年下游企业当时未曾料想玉米会有后期断崖式下跌,备库自然正常进行,但是今年玉米价格在经历2015年下半年断崖式下跌之后,价格变化无常,下游企业备库自然十分谨慎,加之对后市心态悲观,多维持低库存状态,导致市场余粮多于去年,这个也是目前投资者在大局面看空的情况下而不敢空的原因。

  今年大量的收储以及较低的库存令市场担心流动粮源不足,恐慌性看多情绪时有存在,在此笔者认为有此担忧是不必的,因为政府明确说明今年新粮将会市场化,这无疑对下游企业是个机会,所以下游企业在新粮上市前大幅补库的可能性不大,或多维持随采随用,静待政策明确。如果这样计算的话,华北地区日常消耗后余粮还是足以维持的。另外在中储粮临储拍卖前,地方性储备开始竞相拍卖,其中5月6日山东地区转储玉米160万吨,全部签订销售合同,在各地临储拍卖积极的情况下,华北市场余粮消化减缓,存量有余。至于东北地区目前市场余粮几近枯竭,后期多以政府出粮为主,定价受控,但是吉林省第四次竞价拍卖显示5月6日吉林省地储粮计划挂拍量33249吨,实际成交7796吨,从第一次拍卖到第四次拍卖以来价格逐渐调低,成交量有增加迹象,虽目前23%的成交率仍不乐观,但是按照此规律推测接下来的拍卖,价格或继续降低,以扩大成交量。因持续的各地临储拍卖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粮源短缺问题,届时待中储粮临储拍卖开始后,市场将会面临新一轮超强压力。

  玉米进口替代量依然猖獗

  国內生猪存栏从3月开始有企稳迹象,据有关数据显示,随着生猪存栏转暖,饲料企业需求开始启动,春节后四成多,到目前八成多,需求增长了一倍,这对玉米无疑是一个利多性因素。从分析来看,饲料企业对玉米需求急剧增长,可是抛售粮质量是不能满足的,这就引发市场对优质粮源短缺的担忧,理论上来讲此担忧是可行的,但是通过目前进口数据可知,在3月份市场优质粮源逐渐短缺的情况下,进口替代品增长幅度较前期多出一倍之多,说明在市场优质玉米不足时,进口替代品就是更好的选择,而不是为了得到稀缺优质玉米做饲料而提高玉米收购价格,因此笔者预计在新粮上市前,饲企多会采用优质且低价的进口原料,对国内原料需求仍谈不上提振,相反大量的进口将会严重冲击国内玉米市场,届时中储粮的抛售成交结果或不尽人意,使玉米价格承压不减。因此从粮源供应方面来看,目前市场不缺粮,后期缺粮的可能性也极小,供应压力从未消失,只是心里上的恐慌性缺粮,加上需求没有实质性提振,对国內9月玉米合约期价承压明显。

  今年玉米产量降速或将减慢

  目前国內玉米春播已经开始,中央气象局报告显示,玉米种植区域总体土壤水分条件良好,利于玉米春播,前期由厄尔尼诺及拉尼娜对玉米产量引起的影响逐渐被市场淡化,今年玉米产量除去减少的播种面积后,产量还是相当可观的。其中国家粮油信息中心5月份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7170千公顷,较2015年下降947公顷,预计2016年我国玉米产量为21800万吨,较2015年下降658万吨,虽说产量有所下降,但是降速减慢,2015年玉米产量较2014年下降6.68%,2016年较2015年产量下降3.12%,整体来说今年我国玉米产量是乐观的,这对失去收储的国内玉米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利空因素。

  国际玉米产量有望下调

  美国农业部(USDA)月度供需报告将于北京时间5月11日0:00公布,报告公布之前市场预计平均预期本次对2015-16年度作物年末库存值的预估均值为205.75百万吨,较4月份下调3.16百万吨,玉米产量下调对国际玉米是一个利多性因素。另外对于巴西地区因为中西部地区天气持续干燥,巴西分析机构Agroconsult称,2016年巴西冬季玉米产量预计为5250万吨,比早先预测值调低4%,且取消从非南方共同市场国家(Non-Mercosur)征收的玉米进口关税,为玉米进口提供便利,以缓解今年巴西国内玉米供应紧张的状况。巴西玉米产量大幅下调以及进口关税取消,利于国际玉米出口,整体利多国际玉米市场,而国际玉米价格的上调意味着国内玉米1月合约期价下方支撑线有望上移,不过美玉米价格在没有超过国内玉米1月合约价格之前,预计国内玉米1月合约仍有下跌空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9月新玉米上市后,根据国内生猪生长后期推测,届时会面临生猪高峰存栏期,或将对质量有保证且价格合理的新上市玉米带来较大的需求,对1月玉米合约或带来一定提振。

(卢敏)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5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