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引领现代农业实现新跨越
本报记者 高杨 郭少雅
位于上海市浦东区大团镇的多利农庄,是上海最大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每天下午两点,基地负责人丁亚萍便会拿到一张第二天全市会员的蔬菜需求单,“按照客户需求,我们4点前要完成采摘入库,5点前蔬菜进入恒温8℃~12℃的包装车间。第二天凌晨4点,装有定位系统的冷链物流车可在两小时内送达全市任何一个角落。”所有流程都经过严密计算,可以在损耗、品质、效率间实现最好平衡。
集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农业生产方式,与科学的管理相结合,正实现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溯源管理、远程控制、智能决策。当农业变得“智能”,基于数据化、在线化的新农村和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农民也在“跨越发展”和“弯道超车”中应运而生。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谁来种地”这个问题。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时隔3年,互联网技术和思维与农业农村经济加速融合,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动力。也为回答总书记的问题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新农民要成为种地的主体力量,信息化要成为种地的先进手段。
跨门槛——“互联网+”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当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渐次展开,中国农业信息化之路前景明朗,信心满满
去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第一次将“互联网+”行动提升至国家战略。将“互联网+”作为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改造传统农业,成为中国农业必须跨越的门槛。4个月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现代农业作为11项重点行动之一,明确提出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部署了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发展精准化生产方式、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任务。
农业信息化顶层设计在一项项政策的密集出台中有序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农业;《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培育互联网农业,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服务能力;《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也将对全面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作出总体部署。近日,农业部正式发布《“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为“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抢占农业现代化制高点,将信息化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视为驱动农业“跨越发展”、助力农民“弯道超车”、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新动能,已成为农业农村工作者的共识。在部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强调,要以发展电子商务为重点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把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作为推动农业市场化、倒逼标准化、促进规模化、提升品牌化的重要举措,抓好市场信息服务、试点示范和信息进村入户,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
今年4月,《“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出台,明确了未来3年的总体目标——到2018年,农业在线化、数据化取得明显进展,管理高效化和服务便捷化基本实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网络化迈上新台阶,城乡“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业,短板在农村,关键在农民。
我们只有站上全世界互联网的同一起跑线,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以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历史使命感,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采取扎实有力的措施,确保‘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顺利推进,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农业强国。”
新农业——将天上的卫星同地上的种子联接,将一头生猪出栏纳入全球农业数据分析系统,当数据在产业重塑中“活”起来,农业开始变得“会思考”
春耕时节的黑龙江农垦友谊农场,播种、施肥方案的“制定者”是农机和计算机。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农机在上一年秋收作业时,定位取土样、监测作物产量,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对信息分析后,以地图为基础编制播种、施肥实施程序。来年春播时,农场工人只需将数据卡插入农机监控器,借助测速传感器等,就能按预先编制程序自动完成变量播种和施肥。整地时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自动控制的大马力拖拉机,耕地千米误差小于2.54厘米。
播种如此,收获亦如此。近日在浙江温岭召开的台州市农机信息化工作会上,两台特别的收割机引来参会者“围观”。配有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收割机不仅会统计,还会管理。通过摄像头,种植户可以看到自家田地里,哪块收割了多少,产量如何,稻子还未入仓,今年的收成就已了然于胸。
信息技术、科学原理、现代装备等现代文明成果正在对传统农业进行彻底改造。在大数据的精准“计算”下,农业各项资源要素被优化配置,甚至连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都能被资源化利用实现“零排放”,曾经繁重的农事活动,代替以轻点鼠标,优雅完成。
如今,在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大型国营农场,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正在普及。与此同时,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细化作业已成为现实。
与生产领域“智慧农业”相呼应的,是大数据支撑下的全球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7月11日,统筹了国际、国内农业数据资源的《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2016年7月)》出炉,报告中5张大宗农产品的月度平衡表以数据形式展现着市场上的农产品是“多了”还是“少了”。这标志着我国正在形成以供需平衡经济理论为指导的农产品市场信息分布预测和发布制度。“要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中国农业必须建立属于自己的农业数据调查分析系统。”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王平说,“供需平衡表的发布,意味着我们正在具备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
权威数据发布背后,是近些年我国农业系统建立起的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共享平台。农业部有21套调查制度、300张报表、5万余个指标,内容涵盖生产、市场价格、农村经营管理、农产品成本收益、农垦、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和农村能源环境等方面,经过数十年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源。通过“金农工程”建成运行的系统有36个,平均每天信息更新量达30多万条,现有数据仓库存量信息近9亿条。农业部建立的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基本实现了各行业调查数据的统一存储,并与海关、税务等部门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
上一篇:茅台做电商都这么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