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鱼米之乡在互联网风口“飞起来”
来源: | 作者:admin

让鱼米之乡在互联网风口“飞起来”

——江苏力推“互联网+农业”综述

  本报记者 沈建华 陈兵 李文博 实习生黄熙春

  就像当年全国率先燃起草根工业的星星之火,在全国最早提出和实施“物联网农业”的江苏,如今“互联网+”的神奇点金之笔,又在书写改造农业、改变农民、改换农村的全新篇章;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正如火如荼地演绎着传统农业深刻嬗变的时代大剧,生发出无数互联网风口探飞的精彩新闻。

  时序初秋,收获未至。记者深入采访中,对见识的新闻事实和现象的特质、规律、趋势的循证,价值的发现和发掘,让记者的认识和收获颇新颇丰颇深。

  从“农业物联网”风口的精彩蝶变看转型发展启动“农业4.0”新升力

  现场新闻:“物联董浜,村以网强,民以网富。”夏日炎炎。新农人们坐在空调间,手捧一台IPAD或者手机,按键浇水施肥,开关风机、天窗……苏州常熟市董浜镇3.7万亩蔬菜基地中的智能监控系统领先全国,它给董浜农业带来的,不仅是亩均产出6500多元,更让农民走上了“体面种田、快乐生活”的新路。

  在苏州市昆山花桥灌区现场,高空架设的摄像头,不仅可以看到远景,甚至连迎面稻叶的经脉都清晰可见;全部2000多亩地,尽在电子屏幕诸多的方格里,灌溉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将灌溉精准到点滴参数。

  “全省的水稻田通过传感器调整水稻全程用水和生长,可节水15%左右,够南京市一个夏天的生活用水。”南京东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介绍说,灌区把水稻生产过程,根据气候划分成若干个阶段,每阶段根据最佳参数自动灌溉。

  “都知道农业物联网是个好东西,就是投入大、成本高,产出比是个大问题。”多个受访者发表类似意见。但也有不少例外。

  在常州市枫华牧业会议室里的电子屏幕上显示:当猪舍温度达到25℃以上,风机自动打开;达到30℃,湿帘、水空调自动启动;低于19℃,地暖会自动开启。

  管理者介绍:“智能化养殖系统还让基础母猪和公猪享受‘VIP’待遇,母猪根据个体状况调配食物营养结构吃‘私人订制’;公猪住舍全封闭,空气过滤后质量达到手术室标准……”该场一个工人饲养1万头猪,年节本140余万元。

  走进我国农业物联网启航之地,无锡的台创园太湖水稻示范园,四四方方的田野里,绿油油的稻禾中,一台台蘑菇形状的仪器不时转动着。“要真正让物联网发挥作用,还需要科学的集成体系。”

  管理人员董俊说,园区建立了多层次云计算服务平台和体系,既减少了人员成本约50%,又提高总体经济效益约10%。园区内一个经营主体通过物联网技术高精度环境控制,种出来的高品质青菜,每公斤卖到70-80元。

  资料新闻:在国内率先应用农业物联网,建成我国首个智能农业示范区的无锡市,被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个农业物联网试点地区之一;权威机构认定,常州母猪大群饲养智能化管理系统及花卉播种、间苗、移栽、分级智能化系统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推进“互联网+”行动要求,省农委在省农业信息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江苏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中心,专门负责全省“互联网+”现代农业工作,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2015年江苏全省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13%,全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57%,拥有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7家,数量、质量全国领先。

  循证新闻: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提出的世界性难题,在这里也许能探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新路。

  “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传统农业,通过以信息化农业为主的农业3.0、以及通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强力渗透到农业各个环节的农业4.0转型升级,让人们看到更多转型升级的精彩演绎。

  一个盛产茶叶和茶壶的宜兴市,传统的水产养殖业自从用上物联网,开启了水产养殖“省心安心”模式,每年可为全市智能增氧养殖户亩均增收1000元左右,目前,水产物联网标准化示范区已达5万余亩,成为全国“互联网+农业”的典型。

  也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联网农业做小盆景的多,做大风景的少,如何做好大田物联网农业,是个普遍难题。”在江苏,记者得到一些新解。

  现场新闻:走进扬州市耕保站服务大厅,一面电子显示大屏分外显眼。副站长李文西指着土壤墒情检测网图说:“我们通过各市县耕地质量检测点,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田间苗情、大气状况等指标,一旦发生异常可随时联系当地农口解决。”

  电子屏上一条宝应县农民发送的短信吸引了记者:8月7日上午9∶26,他的咨询获得的施肥建议自动显现……这个由扬州市自主研发的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免费为农户提供配方建议,以最优配比、最少用量,实现效益最大化。

  “物联网警告!合作社7号稻田气温过高、土壤湿度过低……”8月6日上午9∶04时,盐城市盐都区10万亩的七星农场数字化信息中心,收到来自农场大田四情物联网系统发出的有机水稻基地气象监测预警提示,中心立即反馈应对。

  该场负责人介绍,中心应用多种物联网技术,对大田构建集信息采集—信号传输—决策反馈—智能控制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场系统。自动跟踪各生产参数变动情况传输至控制中心,由决策系统发出指令,实现智能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

  资料新闻:我国化肥利用率平均仅33%,低于欧美15-30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国农业部门加大配方施肥推广力度,2015年扬州全市数字化施肥技术应用面积达525.2万亩,技术覆盖度达91%,肥料利用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盐城建成205个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基地,大面积示范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监控、采集、预警、查询、诊断、分析、决策、服务等八大功能。全省累计评选出52家省级智能农业示范基地,惠及数百万亩农田。

  循证新闻:千百年来,我国小农经济格局尽管经过改革开放、制度创新,但根本格局难有大的改变。“互联网+”的出现和实现,给中国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升,从2008年刚过10%,增长到了2015年的30%多,迎来了一个全新大变局的“互联网+”嬗变的新时代。

  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要素投入的多向化与现代农业的标准化、专业化矛盾,使得“互联网+农业”如何在优化农业供给侧结构中实现跨界跨业融合发展,成为一大难题。苏州市围绕农业“四个百万亩”主导产业创建多个“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泰州市农业部门的3300多名农机专家全部上线,为3万多个新型农业主体服务,宿迁、徐州、扬州、盐城等地在现代农业园区集聚各种发展要素,创新“互联网+农业”的产品和机制,创出多种新模式与新业态,在“互联网+”风口上,正拉开一幕幕生动活剧。

  从“乡村凤还巢”浪潮的澎湃掀起看多元要素驱动“双创双增”新活力

  现场新闻:才走近宿迁市沭阳县庙头镇的东柳村口,就听闻农庄里一片“嘶嘶啦啦”的声音不绝于耳。走进花木种植经营大户陈静家的院子,只见五六农户正在麻利地撕着胶带,包装着一个个漂亮的盆栽。陈静告诉记者,他家开了4个网店,正常每天400多个单子,一年轻轻松松销售500多万,纯利100多万元。

  走进不远处的颜集镇堰下村,居然见到许多农户屋顶架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才常见的一个个高音喇叭。记者随意走进一个叫王苏阳的花农庭院,她告诉记者:“我们村家家搞花木,户户开网店,一家的花木品类和数量肯定不能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缺什么,缺多少,我们只要在喇叭里一喊,全村的人都能听到,很短时间就配齐货!”村党支部书记李彦春介绍,村里农户一年几十上百万元收入的很常见,去年全村网上花木销售额达2亿多元,仅快递公司就有13家常年驻村服务。

  7月25日下午,新任江苏省委书记的李强来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考察农村电子商务和“双创”情况。沙集镇是国内首批淘宝镇,也是国内网销家具第一镇。南京林业大学毕业回老家沙集开网店创业的孙寒,带动当地数十名农民网上创业的业绩,受到省委书记的嘉许。镇干部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该镇已拥有网店1万多家,进驻物流快递公司70多家,半年网络销售超过40亿元。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沙集镇原来也是苏北的劳务输出大镇,没工业,土地少,农民靠外出打工赚钱,“三留守”人口多,村里没人气,老人没人养,小孩没人管,带来了不少问题。“如今‘互联网+双创’,让出去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三留守’问题也一下子迎刃而解了。”县妇联同志说。

  资料新闻:物流业是最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国大街小巷的快递员大都来自农村。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国内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比2008年增长了近5倍,其中有近2/3是农村转移劳动力。2015年伊始,宿迁市推行“一村一品一店”,所辖县域内,每个村都有一个地方特产,并有能力经营一家网上专营店。去年,宿迁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0亿元,从业人员达1.5万人。全省农村从事电子商务的农民中,相当一部分是“凤还巢”。

  循证新闻: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等原因,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已经十分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现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2亿元左右。这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经过10余年的时间,农村电商逐渐成为了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物流带动人流。曾经是全省劳务输出最大地区的宿迁市,如今更多的“凤还巢”,带来农村劳动力内转大大高于外输。沙集镇的“互联网+双创”,不仅拉回了本村的年轻人,还吸引着周边两万多农民来发展。“信息化带动了产业化、城镇化!”北京来的专家说。

  “互联网+双创”,更改变着农村人际关系。记者采访的这些乡村,当地干部、干警都说,开网店让村民们见识外面大世界,观念转变,开放包容,家家户户都有正事干、有钱赚,赌博斗殴之类的自然都少了,哪里还有时间无事生非啊!新的乡村和谐文化,让凋敝的村庄又热闹了,人情温暖又回来了。

  现场新闻:8月5日,炎日西下,建湖县克胜农业示范园区内,10余架无人机在“飞手”操控下,在空中或进或退,翩迁起舞,自动喷药。这种被为“农药行业可爱的小蜻蜓”,让农户种田更轻松、更有效,可以提高20%的农药使用率。

  立秋前夕,河北省高碑店市辛桥乡农资销售点的马利国遇到了难题,很多当地农户来咨询:地里出现了一种“杂草”,不知怎么治。马利国赶紧掏出手机,通过“农一网”微信工作交流群里,发照片咨询专家,线上线下,半小时解难。

  资料新闻:“互联网+农资”的一大难题,是快递业都不肯进去的“最后一公里”。与国家有关行业协会联办的江苏“农一网”,在全国800多个县域工作站联接4万多个乡村植保信息化服务点,建有近900个微信群,既解决区域内物流配送问题,又解决农户技术咨询服务难题。以平台、科技、金融和数据为核心的“蜻蜓农服”,通过线上线下手段融合,提供便捷、专业、一站式、可持续的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服务面积超过30万亩次。省供销系统的苏农连锁,农资网络销售连续5年突破百亿元。近年来,江苏力促多要素联动,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与“双创”活动和加快农产品和农资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评选出114家省级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5年全省利用网络营销农产品达200亿元以上,农资网上销售全国第一。

  循证新闻: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农业和农村发展要素非农化倾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很难改变,人力、资本等发展要素逆向流动。但是,当“互联网+要素”机制一旦形成,许多过去难解的问题有解、破解了。贷款难、担保难,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江苏邮政推出的“掌柜贷”金融贷款产品,加盟农户只要在“邮掌柜”网络平台进行简单的申请,无需担保,就能够得到最高10万元的授信额度,目前已覆盖江苏80%的行政村。由于“互联网+要素”平台的搭建,江苏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县域覆盖,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占比名列全国前茅。

  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中心一位知名教授认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对发展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其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发展新形态之中,打造新常态下的新兴产业增长点,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更多可能、更好条件和更有环境。江苏的实践,具有标本意义。

从“互联网+链条”产业的融合发展看服务产业联动“网络平台”新网力

  现场新闻:“很多村民都不会上网,想网购,做不了。‘网上供销社’帮大忙了。”东台市新街供销合作社与周洋村联办的供销网站员工陈娇娇,边说边点鼠标帮村民订货。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短短一个小时内,她就接了10多单。该站不仅提供网络代购,还为村民提供话费充值、收发快递等数十项服务。

  “有啥多的少的缺的,我们常找‘卞万能’。”盐城市亭湖区便仓居委会农户跟记者说。2014年亭湖区成为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全国试点区,青年农民卞小峰创建的标准型益农信息社,服务周边数百村民,大伙儿都叫它“万能超市”。

  前不久,由美国著名导演克里斯蒂·里比率队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改变中国》摄制组,专程来拍摄网上下单购买农资、无人机喷药、网销农产品等场景,向全世界全面直观地展示了这里的“互联网+”新农村新农民的新气象。

  资料新闻:近年来,B2C、C2C、O2O等多种电商模式在江苏乡村竞相发展。“沙集模式”叫响全国,宿迁“一村一品一店”经验全省推广,电商发展势头迅猛,到2015年底,全省开设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地方馆32个。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在大丰等15个县(市、区)落地。江苏拥有“淘宝镇”11个、“淘宝村”127个,数量全国第三。而作为全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首批试点市,盐城已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390家,数量全省第一。江苏农业系统同时探索整合农村淘宝、邮政快递、农业银行等资源新模式,共建共享,着力打造为农服务的“万能超市”。全省在知名电商平台开设的地方馆超过40个。

  循证新闻:借助于互联网开放、平等、交互的特质,通过互联网对传统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网络平台,其服务能力会呈现出倍增效应。无论是全世界最庞大的中国供销系统还是农业系统,原有资源和网络一旦与“互联网+”嫁接,其功效和影响,非传统平台可比。江苏供销系统的苏农连锁网店(网点),不长时期内发展到2680多家,2015年销售额达123亿元;省农业系统“12316”惠农短信服务用户达308万户,年均发送农业信息服务短信2亿多条次。

  现场新闻:“‘南农易农’真帮我们变难为易了!”常州市金坛区邓慕农机合作社社长邓国强赞扬说。他指的是南京农业大学开发的“南农易农”APP,通过手机APP平台,为农户量身定制的多项科技服务模块,把学校丰富的农技推广数据、教育培训资源、农业科技成果等信息,推送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南农大还通过与地方政府及其农业推广部门合作,推进共建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盟。

  “要提高‘互联网+农业’效果,解决农民电商相对分散、各自为战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建好有影响力的平台,同时实现优质有效平台的互动联动。”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说。2015年12月21日,全国首个由知名电商企业直接运营的省级地方馆——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江苏馆正式上线运营。由省农委牵头,与位居全国电商领域B2C前三位的苏宁合作,该平台为全省名特优农产品集中展示销售开拓了新渠道。平台搭建初入驻农业企业221家,上线农产品5000多种。

  资料新闻:经过多年建设,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明显改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完全实现,县、乡、村信息网、站、点格局基本形成。江苏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行政管理服务网络化,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系统管理平台,全面提升农业行政管理效能。率先开发的县域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农产品质量溯源管理系统、土地确权管理系统、“e阳光”手机APP等,使农村的产品、资产、资金、资源阳光管理、一目了然;农业科技推广“云平台”,让更多农户得到高效便捷、及时精准的农技支持……为延伸信息服务网络和平台,江苏已建成村级信息服务站和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县数,均为全国最多。

  循证新闻: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正在向以数据驱动的智慧化生产转变。农业科研和生产活动每年都产生大量数据,集成、挖掘和使用这些数据,将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主体和载体的多元化,各种网络“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现成网络的联接,服务平台的创新,是解决封闭、分散农业痼疾的新途。旗下拥有多个农业产业联盟的“江苏乡村创客空间”,通过网络平台,与2000多种养大户联接,为“粮王”“果王”“菜王”们解决品种、技术、植保、加工、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实现信息共享,联合采购,仓储互用,物流互助,推动多要素联动发展,效果显著。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当前,乘着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的东风,江苏正以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各领域各环节的试点示范,推动农业电商、农产品物流、农业市场化服务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顺势而发,农业正向“4.0”时代大步迈进。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