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梅代表:共同构建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来源: | 作者:admin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相对来说容易走向发展的两个极端,有的孩子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也有的孩子变得异常坚强和勇敢,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即是如此。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儿童”的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增大。事实上,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像报道的那样只有不好的一面。坚强乐观,自信懂事,天真活泼,爱玩爱闹也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真实生活的写照。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巴中市商务局局长郭红梅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应当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撑起一片蓝天。

人大代表 郭红梅

  郭红梅对记者说,据她了解,以四川通江县为例,当地17.1万儿童中就有1.7万名留守儿童,某个近100名户籍人口的村子只剩下5名老人留守。郭红梅指出,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期,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极易造成性别扭曲,产生极端行为,甚至造成人间悲剧,此前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过贵州等地出现的多起惨痛案例。

  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所处经济生活状况较差,普遍缺乏精神依托、缺少安全感,由此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留守儿童现象日益突出,衍生出的生产、生活、教育、心理、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农村家庭和谐乃至社会的稳定。

  郭红梅提出,应当从国家层面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整合村级闲置国有资产,统筹打造融合留守儿童之家功能的共同阵地。充分发挥共同阵地作用,多种形式开展留守儿童参加的‘亲子活动’,有利于弥补缺失亲情,填补情感空白,弘扬家的文化,让处于人生首端的弱势群体‘不再孤单’,既能节约成本资源,又能取得明显效果。”郭红梅说。

  如何具体解决“留守”难题,郭红梅提出了三点具体思路: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国家从阵地建设、设施配备、购买服务资金等方面给予通盘考虑和足额预算;二是培育社会组织,结合农村实际实行政府购买、家庭购买、社区购买等多种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帮助,涵养志愿者意识和公益精神,解决专业人员缺乏和留不住的难题;三是制定规范标准,综合考虑阵地打造标准、服务项目、运行模式、社会资本准入等规范,加快形成一套系统完备、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关爱服务体系标准。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