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三借三还" 贫困户白手起家能脱贫
来源: | 作者:admin

  “三借三还”,贫困户白手起家能脱贫

  ——四川省南江县创造精准脱贫新模式

  本报记者李传君

  四川南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3年攻坚奋战,贫困人口已减少到4.22万人。该县计划2018年全面实现户脱贫、村“销号”、县“摘帽”,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脱贫任务非常艰巨,如何创新思路,充分激发贫困户自身脱贫的造血功能尤为重要。南江县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终于成功探索出一条新路。

  借羊还羊、借牛还牛、借鸡还鸡,贫困户可以从企业或合作社借畜禽来养,到一定时间再还给企业或合作社,然后凭前后重量差获取收益,且借养期间所生产的小畜和蛋归自己。细细一算,这等于一个家庭在不投入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便可获得万元以上收入。这种模式赢得了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通过以上三种模式的推动,全县2016年新发展南江黄羊2.4万只、肉牛1.2万头、巴山土鸡80万只,进一步壮大了该县的畜牧业产值,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957元。

  “借羊还羊”,只需3年,一个贫困家庭年纯收入6万元以上

  东榆镇五星村四组王彬患有先天性腰椎隐裂,无重体力劳动能力,妻子常年患病,每年都要吃一两万元钱的药,家庭经济拮据。去年起,王彬一家的生活有了转机。村上利用国家工商银行、巴中市政务服务和资源交易中心的帮扶资金、以及县上的南江黄羊养殖小区建设资金、本村的产业扶贫周转金等建起了南江县福兴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借羊还羊”的方式扶持像王彬这样的贫困户。

  2016年6月13日,王彬从合作社借来20只能繁母羊和一只种公羊,并跟合作社签下合同:借的时候对21只羊分别称重,两年后还羊时再称一次重,如果长了合作社便按市场价给王彬付钱,如果轻了王彬得给合作社补差。两年间所生产的小羊归王彬。

  如今9个月过去了,王彬家的羊繁殖到40多只,估计两年还羊后还能净得60多只,加上还羊超重部分挣来的钱,纯收入3万-4万元。再经过一年的发展,存栏100只羊,纯收入6万元以上没问题。“一个家庭100只差不多了,再多就超过我们能力了。”王彬说。

  整个合作社目前共扶持了15户贫困户,共借出300只能繁母羊和15只种公羊。一些非贫困户如果要养羊也可以从合作社借,但最多只能借10只。如今,整个合作社黄羊存栏量1000余只,估计两年后将发展到5000多只。

  为尽可能地降低贫困户的养羊风险,东榆镇农业服务中心全天候展开服务。“我们每年展开集中培训4次,深入每户,从怎样防疫、怎样治病、怎样种草、怎样储料到怎样给羊冬季保暖,都手把手地教,争取在每户培养起一个技术明白人。”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潘开福说。

  如今,“借羊还羊”的扶贫模式在南江县基本成熟,并已经开始全面推广。

  “借牛还牛”,更加完备的合同约束让贫困户有压力,也有动力

  在兴马乡余家坪几座荒芜的山头上,四川民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000余万元建起了一个集种、养、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中千头母牛繁殖区在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扶贫带动模式为“借牛还牛”。

  “大致来讲,我们与‘借羊还羊’差不多,但我们与贫困户之间的合同约束更完备,降低了我们企业的风险,给贫困户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但这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能激发贫困户认真养牛;反过来我们风险更低了,我们才能大胆去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养牛脱贫致富,这是相辅相成的。”公司董事长李朝军说。

  简单归纳起来,公司与贫困户之间的合同主要内容为:公司借给贫困户西杂母牛几头,借时重量多少,市场折价多少,抵押金额多少,借养期限为3年;抵押金与所借牛市场折价一致,公司承担30%,贫困户承担70%,贫困户可用产业扶贫周转金来缴纳抵押金,但公司必须按6%的年利率支付利息;3年借养期间,母牛所产小牛归贫困户所有,公司做到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配种、统一疫病防疫、统一按市场价回收;借养期间,所产生的人工、饲草、防疫、防治等费用由贫困户承担,期满还牛不得减重,增重部分双方按8∶2分配,即贫困户可得增重部分市场折价的20%;借养期间,因养殖方管理问题造成牛死亡或养殖方有疫不防、有病不治或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其他意外原因死亡,养殖户需承担全部责任;若牛生病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在保险赔付后余下部分双方各承担一半责任。

  “这个合同会吓倒一些胆小的。”兴马乡庙坪村贫困户刘正义说,“总认为借牛来养风险大、压力大,但如果一味地害怕,不敢借来养,就不会抓住这么好的脱贫致富的机会。”2016年8月,刘正义在经过一阵犹豫后大胆地借了一头牛,当年就配种成功,小牛犊很快就要生了,等卖了牛犊,除去所有成本,一年增收4000元没有问题。截至目前,兴马乡庙坪、饮马池等村45户贫困户在公司借了近70头牛,且已有60多头怀上了牛犊。

  “借鸡还鸡”,两个月就见效益,每月卖蛋4000余枚,收入6000多元

  向毅是乐坝镇安子沟村的贫困户,2016年8月,他从四川省三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来200只鸡,当年8月起进入产蛋高峰期,每月向公司销售的鸡蛋达4000多枚,一个月收入就有6000多元!向毅看到其中“钱”途无量,便壮起胆子再向公司借来300只,如今500只鸡产蛋,一个月收入过万元。

  像向毅这样的向三土公司借鸡的贫困户达200多户,借鸡量达2万多只,每个月为贫困户创造收入四五十万元,扶持面遍及南江县乐坝、关门等乡镇。

  三土公司技术负责人杨美书感慨地说:“当初只想把群众养殖积极性发动起来,匆忙中采取了送鸡收蛋的模式,结果好多养殖户把我们送的鸡拿去卖了,弄得我们损失惨重,后来当地政府建议采取‘借鸡还鸡’,把政府作为第三方签进合同,这样才保证了公司的利益。”

  这三方合同约定为:政府负责发动群众并监督群众履约,公司借鸡给养殖户,18个月产蛋高峰期后再回收鸡,按前后重量差以市场价给付报酬,公司从养殖户手中回收鸡蛋,保底价格为1.5元/枚。“一个借100只鸡的养殖户只需一年多时间纯利润就可达1.6万元以上。”

  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毛明雄说:“农民要脱贫致富必须要有产业,带动农民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离不开有实力的企业,企业按市场规则带动老百姓摆脱贫困,而不是等靠要,这需要一种全新的让企业与农民达到双赢的模式,‘借鸡还鸡’就是这种模式。”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收藏
0
有帮助
0
没帮助
0
相关阅读
中国农民网 2002-2024 © 版权所有 / 监督电话:010-84629985 / 投稿邮箱:cnfarmer@yeah.net
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2006 备案号:冀ICP备14003373号-3 / 冀公网安备 130730020000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