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夫妇:唱响“甜蜜二人转”
聂权、罗江兰夫妇冒雨搬运蜂箱。杨政权摄
杨政权 本报记者 刘久锋
连日冬雨,气温骤降。24岁的小伙聂权与妻子罗江兰决定冒雨把放置在山里的40余个蜂箱转移到自家院落和厢房楼上,以方便照看。
1992年出生的聂权,家住贵州省岑巩县平庄镇亚林村。
聂权在家排行老二,从小家庭就十分困难。“父母都没文化、没技术,一年辛辛苦苦到头来耕种的粮食还不够全家人吃,再说还要供哥哥和我读书。”2008年,正在县城职校念书的聂权不想让父母太辛苦,决定放弃学业跟堂叔外出打工挣钱补贴家用。
“打工6年,聂权先后在建筑工地干过苦工、在服装厂跑过销售、在影楼扛过摄像机、在广告传媒公司发过传单贴过广告……”未满17岁的聂权,由于没有大学文凭和专业技能,只能从事各种苦活累活。
“一年到头省吃俭用,寄给父母补贴家用的钱还不到2万元。”工作之余,聂权常去书店,“买些种植、养殖方面的书籍给自己充充电,无意间对养蜂致富产生了浓厚兴趣。”
2015年春节返乡,聂权听从了在老家养蜂的表哥的建议,毅然决定留在家乡创业。
平庄镇境内共有大小山头500余座,溪河纵横,拥有14.7万亩林地,其中1.5万亩可发展林下经济,还有近1500亩五倍子、板栗、桃李、杜仲等经济林,四季蜜源不断,发展林下养蜂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养蜜不争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算得上是理想的‘空中农业’。”聂权通过详细考察后,最终将目光投向了养蜂。
说干就干,2015年3月,聂权投入万余元请人做了蜂箱,开始了自己的养蜂生活。
“有了蜂箱没有蜂群入住怎么办?”养蜂伊始,聂权的招蜂引蜜道路一波三折。
“好不容易引来一窝蜂群,等到天黑后轻脚轻手搬回家,心里乐滋滋的,一天到晚总会去看上十几次。”聂权说,可是没过几天,蜂箱内蜂群便跑得无影无踪。
聂权说,这种窘况前后持续了3个多月、失败了上百次。
不服输的聂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多渠道寻求技术支持。几经钻研,终于摸索出了“在蜂箱内掉用子脾”的方法,让招来的蜜蜂留下来了。
“与表哥家相隔几十里山路,来去很不方便,常常打电话请教,一聊就是个把钟头。”聂权说,为了掌握招蜂引蜜技术,先后花了近万元用于买书自学、上网查阅和打电话请教。
又到冬蜜产出时节,成群结队的小蜜蜂围绕着成排的蜂箱翩翩起舞……正在蜂场忙碌的聂权、罗江兰夫妻俩一边忙着从蜂箱取出蜜糖块,一边给到访的客人介绍。很难想象,眼前这对新婚不到一年、稚气未脱的小夫妻配合得如此默契,俨然一对养蜂专家。
记者手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能否过上小康生活,关键在于腰包能不能鼓起来;腰包能不能鼓起来,关键在于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这是一条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链条。
过去,我们经历了“救助”式扶贫、“生产”式扶贫、“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阶段,有计划、有组织、有规模、有目标的扶贫开发,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贫困人口在逐渐减少。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
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关键在于各地找准自身定位,在精准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完善。以往,在基层采访扶贫工作中,最常听到的问题就是“资本下不来”“农民不动弹”,以及“没规模、没市场”,等等。矛盾与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背后的成因却有着相似性,那就是对自身定位的不清晰。
“要不是养蜂,现在我仍然贫困。”采访中,聂权、罗江兰夫妇的话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产业才是拔穷根的关键所在。
青山作伴,绿水相依,嗡嗡成韵……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下一篇:新疆焉耆盆地春耕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