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核桃仁,为何别人撒点巧克力粉就摆进国际机场卖高价?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核桃的话题引发讨论。背后,正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命题。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理解?如何推向深入并取得成效?记者采访省内外专家,打开这一农田里的问号。
怎么看——
更强调专业性、区域性、系统性,需立足实际,找准改革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上“农业”二字如何理解?
这是更偏向专业领域的改革。在中央农办相关负责人看来,与“三去一降一补”的宏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些不同。“以去产能为例,农业是保产能、优产能,即使调减产量也强调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去库存是少数产品、部分地区,如去玉米库存主要是镰刀湾地区,跟全国钢煤普遍过剩不同;杠杆是明显不够。”上述负责人分析,降成本、补短板,农业更显紧迫。
这是更加强调区域性的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农业产需失衡、资源错配、生态环境恶化及价格倒挂、成本上涨,农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不断涌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有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但是,农业与当地水、土、气候资源等条件密切相关,更强调地域性。“四川每年要调入150亿公斤粮食用于饲料加工和酿酒,因此不存在玉米去库存问题,但我们人均耕地占有量少、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成本持续增加、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因此是降成本、补短板问题。”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毛业雄表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四川实际“对症下药”,找准改革路径。
这是农业领域的系统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心词首先是“改革”。不少专家学者认为,这项改革不同于过去的农业结构调整,而是既要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又要转变方式,优化运行;既要广泛调整生产力,又要变革生产关系。
怎么改——
围绕市场需求生产,更要引领市场需求
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认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在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廖祖君看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经营结构。
在全国,叫得响的“川粮”“蜀味”品牌不多,是短板,也是突破口。“川米每公斤2.6元,五常大米每公斤卖60元—100元,日本月光牌大米每公斤售价高达600元。”张红宇建议,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有品牌”。
另一着力点是适度规模经营。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要发挥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引领作用。目前,我省正围绕放活土地经营权为突破口深化农村改革。
毛业雄表示,既要以销定产,也要通过农产品深度开发,不断创造需求,引领消费。
目前,我省已出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6行动方案,即将出炉的2017年省委一号文件也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全面部署。“农产品消费需求正从吃饱向吃得营养健康安全快速转变,但供给却没跟上。”省农业厅厅长祝春秀介绍,我省正在加快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委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杨秀彬表示,应在提升品种、品质、品牌、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做文章。
谁来推——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主导力量,政府要更加有为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和政府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今后的农业发展主要比谁的新型经营主体多、发展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认为,农业供给结构调整要真正由市场来引导。在他看来,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再造是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力量的重要手段。
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要建立正确的市场观。“从产业选择、规划开始就要着眼于如何让农产品进入市场,而且一开始就是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祝春秀更强调用“两个市场”的理念来认识和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张红宇提出,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发展、全球农业一体化背景下定位,方能更加准确地研判宏观形势、国际形势、农产品价格、政策导向等。
要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要着眼于树立政策目标、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政策支撑等,加强示范引导。毛业雄进而表示,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做好规划引领、标准制定,放开准入,强化事中事后服务,优化服务。
财政资金的使用就是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政策支撑的重要体现。不少专家提出,要用好财政投入、金融和社会资本“三块钱”,财政对农业增量投入不会太大,要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撬动金融资本、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形成合力。不仅如此,还要打财政资金、金融、保险、担保和设施用地等“组合拳”。(记者 李淼)
四川在线
上一篇:深入推进农村金融供给改革
下一篇:传统村落保护困局如何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