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受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困难影响,农民增收承压较大,要千方百计防止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好势头出现逆转
又见卖粮难。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在安徽、河南等地,一些小麦种植农户遭遇销售难题。问题再次出在质量方面,受前期连续阴雨天气影响,部分小麦出现赤霉病和不完善粒超标。由于未达到最低收购价小麦质量标准,无法实现政策性粮食收储,同时由于市场化收购主体入市积极性不高,农民因价低惜售等原因,导致小麦销售遇阻。不少种植农户感叹,虽然赶上了丰收年,非但没有增收,还亏了本。除粮食质量原因外,业内人士也提醒,在接下来的秋粮收购中,各粮食主产区要谨防因仓容紧张出现的农民卖粮难风险。
当前,包括种植粮食在内的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仍占据重要位置,卖粮难风险加大无疑会影响农民变现增收。受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走弱的影响,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天花板”似乎已经出现。与此同时,面对经济总体下行压力加大、外出务工机会减少、工资水平提升难度增加等情况,同样作为农民增收支柱的工资性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是困难重重。
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今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50元,实际增长6.7%。虽然这个增速既保持了与经济增长同步,也让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但值得关注的是,其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个百分点。尽管只是增幅下降,但其中蕴含的趋势性问题值得我们警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中,农民增收承压较大,要千方百计防止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好势头出现逆转。
从2004年的2936元,到2015年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422元,我国农民收入已实现连续12年的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平均增速更是达到9.6%,增速连续多年“跑赢”GDP,也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腰包越来越鼓的农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防止农民增收的好势头出现逆转,推动农民收入增长,应当强化制度创新和政策创设,努力建立起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环境和内生机制,夯实农民增收的基础。在制度创新层面,未来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等改革,为农民增收开拓动力源泉;在政策创设层面,需要在农业投入、农产品价格、农业补贴、农村金融以及城镇化等方面发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当然,这些都必须在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市场机制决定作用的前提下进行。
目前看,农民增收还是有潜力可挖的。近年来,受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水平提高、农民土地流转和房屋出租增多、参加入股投资分红人数增加等因素影响,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从长远看,随着农村产权市场不断完善,农民财产性收入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另外,今年上半年,我国二产投资增长4.4%,三产增长11.7%,而农业投资增长21.1%,大幅高于二产、三产的投资增长率,这表明农业农村成为当前投资的热土。投资增长给在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带来难得机遇,也给农村创业和扩大就业创造了机会,这些都有助于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福祉,也关系着“老乡们”能不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老乡要小康,钱袋子鼓起来是前提,因此,持续增收的好势头一定要稳住。
下一篇:聚焦:谁来担纲现代农业?